千里送服务 温暖就业路 ——紫云农商银行金融服务外出务工人员小记

2025-08-28 11:03:05    来源: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叮!25万到账了!”在广州市南沙区,荔枝园里的晨露还没干,魏光祥握着手机,看着屏幕上的到账通知。这位从紫云自治县板当镇前往广州种荔枝的农户,终于松了口气——当天要给务工工人结3万元工钱,这笔“黔农E贷”来得正是时候。

自2019年起,紫云农商银行已累计为5万余人次送去了这样的“及时雨”。从宁夏的蔬菜大棚到广东的荔枝果园,从甘肃的菜地头到云南的米线作坊,这支带着“家乡味”的金融服务队,用“长期驻点+临时支援”的模式,把银行“搬”到了务工者身边,成了千里之外最靠谱的“娘家人”。

西北菜地里的“常驻队”

“小李,我的银行卡密码忘了,明天能来棚里帮我弄下挂失不?”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的蔬菜基地里,梁波刚摘完一筐菜心,就给紫云农商银行的李川发了消息。不到10分钟,他就收到回复:“明早我直接在菜地里等你。”

李川和周东东,是紫云农商行派驻省外的“长期组”,每年3月到12月,他们就跟着菜场“迁徙”—— 宁夏的银川市、青铜峡市,甘肃的金昌、武威,哪里有紫云籍老乡种蔬菜,他们的流动服务车就开到哪。

“刚开始老乡们不信,说‘银行的人咋会来菜地里办事’。”李川记得2019年刚驻点时,他们走进菜地里,帮老乡们开账户、激活社保卡、办贷款融资,慢慢才攒下信任。现在,58家菜场的工资代发都找该银行。截至目前,累计代发工资12.81亿元,“每月15号准到账,老乡们再也不用怕老板拖欠工资了”。

谢云松,这个来自紫云自治县猴场镇的农民,十几年前到宁夏务工时还是个割菜工人,如今已成了5个蔬菜基地的老板,给紫云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从2016年到现在,农商行总共给我发放了13笔贷款403万元,帮助我解决了资金周转问题。”谢云松说,从初期创业到如今1万多亩的蔬菜种植规模,农商行全程跟着他的产业走,提供“贴身”服务。

自2019年来,紫云农商银行累计帮在外务工的紫云籍人员维护个人客户信息5.4万人次,维护账户信息4.98万人次,办理密码挂失重置1.75万人次,恢复账户非柜面交易功能5.68万人次,新开个人银行账户2.3万人次,激活社会保障卡0.79万人次。截至2025年4月末,累计为外出务工人员发放贷款余额11.86亿元。

荔枝园里的“移动银行”

“以前激活社保卡要回紫云,来回得花好几天,现在在果园里10分钟就办好!”今年6月,板当支行的行长龙建平带着移动展业设备,在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的荔枝园里忙得满头大汗。他所在的临时服务组,正趁着荔枝采摘季,为老乡们办业务。

据了解,紫云籍外出人员在广东从事荔枝种植的农户约300至500户,承包的果园面积达1.4余万亩。针对这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每年荔枝上市前紫云农商银行将专门组建金融服务小组,赴广东开展实地走访和金融服务活动。

这支3人的临时队,14天里跑了11家荔枝园,足迹遍布了东莞市、惠州市、南沙区、增城区,现场为种植户办理了200多笔业务:激活社保卡、改银行卡密码、推广收款码牌的更换维护云喇叭等。

“怎么我的收款没语音播报?”微信群里刚弹出消息,就有工作人员帮忙解答——金融服务小组建的“荔枝群”里,500个老乡有问题,一小时内就能得到答复。截至目前,群里日均活跃20条信息,为客户解决业务问题达1000余条。

“今年我两片果园摘了10万斤荔枝果,每天至少出货2000斤。”魏光祥指着满山的荔枝树说。十几年前他揣着积蓄来广东承包土地,如今1100亩果园的规模,离不开紫云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

像魏光祥这样的荔枝种植户,紫云农商银行帮助了上百名。据2023年数据显示,紫云农商银行累计向630名荔枝种植户授信3200万元,累计投放7800万元,贷款余额1700万元。

把服务“种”在老乡最需要的地方

除了为外出农民工办理银行卡、代发工资、发放贷款等金融服务外,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文化水平不高、金融知识匮乏的问题,紫云农商银行的外派服务工作组还做了不少“额外服务”。

“老乡们在外打工不容易,我们多帮一点,他们就能轻松一点。”李川说。

据统计,外派服务工作组累计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1624场,惠及农民工1.8万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共计5万余份;提供就业信息169条,帮助就业人员2698人次,提供法律咨询39人次,帮助维权32人次。

从2019年第一次外派,到如今覆盖西北、沿海、西南的服务网;从最初2个人的长期组,到每次6至8人的临时队;从基础的账户维护,到信贷支持、维权帮扶——紫云农商银行把“有温度的银行”种在了紫云10万余名外出务工者心里。

2023年,紫云农商银行获2021至2023年安顺市“‘稳就业 保民生’就业创业先进集体”及紫云自治县“爱心企业”等荣誉称号。

“老乡们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到哪里。”紫云农商银行董事长甘虹说,未来紫云农商银行还要跟着务工群体的脚步,把更多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让在外的紫云人知道,不管走多远,家乡的银行永远在身后”。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洪文洁 郝媛


责任编辑:顾宇 校对 梁惠焜 二审 吴丹 三审 陈明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