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空前的民族灾难唤起了空前的民族觉醒,抗日救亡运动随即在全国迅速兴起。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伟大斗争中,作为抗战大后方,安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人力、物力、交通等多方面作出贡献。安顺军民更是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畏牺牲的精神,有力支援了全国抗战,彰显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伟大精神,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谱写了不可磨灭的篇章。
地下党与抗日救亡运动
1935年2月,中共安顺县地下支部成立,谢速航任书记,龙文任组织委员,陈汉民任宣传委员。在配合中央红军斗争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党的组织,积极掌握抗日力量,开展武装斗争,宣传抗日主张,领导抗日救亡运动,号召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挽救民族危亡。
1940年的安顺城
全面抗战爆发后,安顺地下党组织领导建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关岭“师生读书会”、平坝“朝气青年社”“安顺大学生协进会”等团体,推动成立了“安顺各界抗敌后援会”“安顺赴省学生同乡会”“安顺县教职员寒假抗日救国工作团”“安顺县‘七七’献金活动委员会”等进步团体,结成了广泛的各民族、各阶层参加的抗日统一战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珠江音乐社演出剧照
抗战期间,在地下党员、积极分子的组织带动下,许许多多的爱国文艺工作者、教师、学生走向社会,用文字、图画、语言、音乐、戏剧等艺术方式,宣传群众,激励群众,发动群众。1937年,为支援“淞沪保卫战”,“安顺救国会”募得五百大洋汇往上海,此为安顺人民支援抗战的第一笔捐款。1938年周凤逸精心组织歌咏队,演唱《长城谣》《延安颂》等系列抗日歌曲,令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陈汉民组织并主演田汉编著的短剧《乡村小景》,显示遭受日寇蹂躏的农村惨状。刘英泰领导了县城“三八”妇女提灯会和“四四”儿童抗日歌咏比赛,场面新鲜、壮观、动人。后来,刘英泰又在农村组织一批进步青少年如杨诗书等,在杨武、双堡一带自编自演了话剧《落日》《人为财死》等,宣传爱国、抗日的道理。经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可谓城乡与闻、妇孺皆知。一时间,街头巷尾唱起了“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城乡洋溢着浓浓的抗日氛围。1942年,安顺富商帅灿章、丁纯武等,以个人名誉,捐大洋5万;1944年,由商会主办,各界踊跃捐献28万余元。
抗战时期标语
1944年,中共南方局间接领导下的“剧宣四队”队员宋扬以汪家山苗族芦笙调《小嘛小儿郎》为基础,创作了儿歌《读书郎》。歌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质朴的语言,传递了勤奋学习、追求理想的精神内核,蕴含着锐意进取、面向未来的家国情怀,成为了“剧宣四队”演出的保留节目,并传唱至今。
兵员与人才的战略输出
安顺虽地处大后方,但安顺儿女却从未缺席这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他们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作出了重大牺牲。抗日战争期间,安兴师管区所辖平坝、镇宁、普定、广顺、紫云、关岭、郎岱等19个县共征集兵员10余万人。他们参加过的战役有:中条山战役、洛阳激战、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徐州会战、四次长沙会战、台儿庄战役、忻口战役、南昌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浙赣会战、滇西反攻作战、松山战役等;有的还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打通了滇缅公路,坚守怒江,为国际援华物资顺利运抵中国抗战前线立下了不朽功勋。王若飞、杨经国、柳树人、陈蕴瑜、黄齐生等英雄更是安顺人民的骄傲。
王若飞(1896年—1946年),原名大伦,小名运笙(运生)荫生,号继仁,曾用名王度、雷音。1922年秋,加入法国共产党,翌年4月正式转为中共党员,四八烈士之一。2009年,王若飞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抗战期间,王若飞担任过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央军委总政治部联络部长、中央党务研究室主任、中央军委参谋长、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南方局副书记等重要领导职务,在宣传贯彻并丰富持久战理论、认真思考并总结敌后游击战、探索巩固扩大抗日统一战线、积极研究并参与根据地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王若飞
杨经国(1916年—1942年),贵州省普定人,八路军抗战烈士。抗战期间,先后任冀中军区骑兵2团政治处副主任、政治处主任。1942年5月,日军纠集大量兵力,对冀中根据地进行残酷的“五一”大扫荡。杨经国在一次突围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把自己年仅26岁的生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杨经国
陈蕴瑜(1900年—1938年),又名怀珍,贵州平坝人。1938年4月,参加徐州会战,在韩道口击退数倍于陈团的日军。5月23日的激战中中弹牺牲,该团官兵亦伤亡殆尽。1986年,国家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2015年,陈蕴瑜名列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陈蕴瑜
柳树人(1905年—1942年),贵州安顺人。1942年初,率200师599团编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3月参加了著名的同古会战,重创日军。后在撤回国途中,遭日军伏击时,为掩护全师突围在激战中壮烈殉国。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柳树人
黄齐生(1879年—1946年)贵州安顺人,四八烈士之一。抗战期间,先后于1937年11月、1945年1月两度赴延安寻求真理,并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政策。并向龙云转达中共中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议。
黄齐生
此外,安顺籍著名共产党人陈曾固在抗战期间担任中共北平市委代理书记、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训练班总支书记、主任,中央财政经济部秘书长等职,在干部培训、大生产运动等方面发挥了作用;安顺籍抗战将领周学海、韩文源等在南京保卫战、淞沪会战、滇缅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交通运输与文教迁转庇护
保障交通运输方面,在来自东面、东南面及南面的交通运输线断绝后,各种援华物资只能通过滇缅公路、滇印公路运到云南。滇黔公路是将物资从云南运至重庆或抗战前线的重要路线之一。安顺作为滇黔公路的重要节点,承担了战时物资转运任务,保障了西南交通线的畅通。关岭盘江铁桥作为当时中国与盟国战略补给线上的咽喉要道,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战区西南国际大通道的交通命脉,是国内留存的最大最完整的“二战钢桥”。
盘江钢架桥
抗日物资车辆经过黄果树大瀑布
接纳内迁学校方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7月到1938年8月底,全国108所高校被轰炸破坏的达91所,其中被破坏较严重的25所高校不得不暂时停办。为了保存华夏民族教育文化的命脉,大批学校纷纷内迁,出现了一次波澜壮阔的“文化西迁”。其中,1939年春夏期间,陆军军医学校、陆军兽医学校先后迁入安顺县办学。1938年,中央陆军测量学校迁镇宁县办学。1940年,国立中正医学院迁镇宁县办学。此外,国立第一华侨中学、湘鄂教区联合中学、国立中山中学、贵阳私立毅成中学、省立贵阳高级中学迁入安顺辖区办学。陆军军医学校在安顺期间培养了西安医学院院长张乃华、天津医学院院长杨济时、湖北医学院院长朱玉壁、江西省卫生厅厅长邱倬、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李振翩教授等人才。陆军兽医学校在安顺办学期间,编印出版《实验国药手册》《家畜病理学》《中国马政史》等兽医药专著16本。
抗战时期的安顺军医学校
故宫文物保护方面,1939年初,故宫博物院为躲避战火将80箱共计1022件文物转移至安顺华严洞,存放文物包括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西周《毛公鼎》等珍品。从1939年1月22日到1944年12月5日,故宫文物在安顺安然存放了5年10个月零13天。1943年,安顺民众教育馆举办艺术展览时,故宫博物院安顺办事处曾提供部分展品参展,让处在艰苦抗战的广大民众欣赏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中华文脉,激发爱国热情。
华严洞
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南迁路线
本版文字、图片由中共安顺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