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化处镇化新村:高粱红 机收忙

2025-09-07 22:35:22    来源: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普定县化处镇化新村,只见连片的高粱穗子饱满沉坠,在微风中摇曳出层层“红浪”。伴随着农机的轰鸣声,联合收割机穿梭在田间,收割、脱粒、秸秆还田一气呵成,村民们紧随其后捡拾遗落的高粱穗,三轮车在旁边等着装载,田间地头一派丰收热闹景象。

高粱丰收村民乐-FZ10021110261.jpg

高粱丰收村民笑

  “过去收高粱,那真是遭罪!4个人从天亮忙到天黑,腰弯得直不起来,才勉强收完1亩地。现在不一样了,机械收割,一小时就能收4亩地!”正在田间协助转运高粱的村民黄开鹏笑着感慨。他家今年种了4亩高粱,没想到合作社的收割机一来,短短一小时就全部收完了。

  相较于传统人工镰刀收割的“弯腰弓背、手忙脚乱”,机械化收割不仅让效率实现质的飞跃,更在收获质量上完成突破,破碎率与抛洒率双双控制在3%以内,真正让粮食收获从“颗粒归仓”的基础需求,升级为“少损耗、高品质”的精细化目标。

  “太厉害了!你看这地里,收割机过一遍,连漏在缝隙里的穗子都少得很,收得真干净!我家今年种了25亩高粱,收割的时候也要请合作社的收割机帮忙!”村民王万民站在田埂上,看着穿梭作业的收割机,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语气里满是赞叹:“现在有了机械帮忙,收割效率提高,种地轻松多了!”

收割机正在收割高粱-FZ10021110257.jpg

机械化收割高粱

  在收割地里,普定县兴达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操作员张文超介绍,收割机不仅能快速完成高粱的收割、脱粒,还能将秸秆粉碎还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现在政策好,政府不仅给我们农机补贴,还组织技术培训,让我们能更好地服务农户。”张文超笑着说,眼下正是高粱收割的旺季,每天都有七八户村民提前打电话预约,排着队等合作社的收割机帮忙收割高粱,合作社的农机手也分成两组,加班加点作业,就是为了保障村民能及时收粮,不耽误农时。

  据张文超介绍,从8月中旬开始,普定县兴达农机专业合作社就组织农机手们在化新村及周边的村镇开展高粱收割作业,每台收割机每天平均能作业20多亩。截至目前,已经帮助50多户村民完成了高粱收割,预计还要忙碌半个多月,才能完成周边区域所有高粱地的收割任务。

  除了为村民提供收割服务,合作社还主动参与到高粱种植中,在化新村及周边村寨流转了200余亩土地,专门种植优质高粱。其中,80亩成熟的高粱已经全部收割完毕,剩下的120余亩高粱,再过一个星期也将陆续进入收割期,届时合作社将统筹安排农机,确保自家种植的高粱也能及时收割归仓。

高粱穗子饱满沉坠-FZ10021110255.jpg

待收的高粱

  近年来,化新村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优质高粱品种,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打造订单式农业,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化新村党支部书记叶林霞介绍,合作社和村民种植的高粱都是和公司合作的订单农业,成熟后的高粱由公司按照保底价统一收购。今年,村里高粱种植面积超过100亩,相较于去年增长幅度明显。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和高粱长势估算,每亩高粱能为村民带来2000元左右的纯收入。“下一步,村里还将继续鼓励村民扩大高粱种植规模,提高机械化率,让更多村民通过种植高粱实现增收,让化新村的‘红高粱’真正变成村民的‘致富粮’。”叶林霞说。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伟


责任编辑:顾宇 校对 程丽匀 二审 康馨月 三审 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