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平坝区安平街道遭遇持续强降雨,辖区多处出现内涝,存在山洪险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平坝区安平街道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马林冲锋在前,与街道同事及村干部并肩作战,排查隐患、抢通道路、转移群众,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马林被授予“2025年贵州省抢险救灾表现突出个人”荣誉称号。
马林开展巡坝工作
“强降雨导致上游3座水库水位急剧上涨,逼近警戒线;山洪隐患点仍有群众尚未转移;辖区5条河流和多处易涝点频频告急;水中被困的车辆、焦急回家的市民、闪烁的应急救援灯……”回忆起6月25日那个暴雨之夜,马林至今仍历历在目。
“汛情就是命令!”在接到省、市、区强降雨预警后,马林第一时间带领街道水利站的同事们奔赴水库一线。“这3座水库呈阶梯状相连,一旦发生决堤,将严重威胁下游城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形象地比喻道:“它们就像是串在一起的葫芦,最下面的‘瓢’要是破了,整个平坝城将成为‘一锅汤’。”
雨夜中,水库大坝成了“战场”,手电筒的光束划破黑夜,马林和同事们一遍遍地巡查水位,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变化,严密监控险情。
然而风雨交加中,险情接踵而至。正在紧张巡查的马林接到紧急电话,小干河河道水位已超转移标记位置,有群众被困!生命危急,刻不容缓!
向白水龙水库巡坝员交代好工作后,马林又顶着大雨驱车赶赴受灾地点。那一夜的紧急深深印在安平街道城南新村党总支书记王倍平脑海中,“大雨倾盆,河水迅速漫进群众家中,情况十分危急。马林一直和我们坚守在一起,协调消防救援力量,连夜安全转移了3户9名群众。”
防汛救灾,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自然较量的系统工程,容不得半点马虎。马林将自己的工作凝练为“防”“抢”“救”三字诀,这简短的三个字,蕴含着他对防汛救灾工作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
马林核对清点救援物资
平日里,他积极组织辖区12名地质灾害监测员和3名水库巡坝员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并向群众广泛宣传应急转移路线与安置点,让防灾意识深入人心,筑牢防灾第一道坚固防线。
今年6月,为了给防汛救灾增添科技“羽翼”,安平街道水利站向上申请项目资金,在水库、地质灾害点和河道中心及群众聚居点安装了11个实时监控设备,实现对危险区域的智能监测与预警,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作为安平街道水利站的负责人,马林“半路出家”,却凭借着对水利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在这个岗位一干就是8年。8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安平街道“半城半农”35.83平方公里的土地,他的身影穿梭在辖区5条河流和3座水库之间,黝黑的皮肤、坚定的步伐是对责任与使命的无悔践行。
面对获得的荣誉,马林谦逊如常。他说:“真正的逆行者是那些暴雨中依然坚定相信我们的群众,是河堤上站成‘一道墙’的党员同志们。”他深知,这份荣誉不仅属于自己,更属于每一个在防汛救灾中并肩作战的伙伴。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桂传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