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辣椒要发往广州,得赶紧装好冰瓶。”近日,平坝区天龙镇二官村的蔬菜收购点一派繁忙景象。菜农们满载辣椒、西红柿等蔬菜有序排队,泡沫箱封箱声与冰瓶灌装声交织成曲。这条由泡沫箱生产、冰瓶制造构成的“隐形供应链”,正托起平坝蔬菜年销57万吨的产业。
作为安顺市核心蔬菜产区,2024年平坝区种植面积达到29万亩(次),形成“春提早、秋延后”的立体种植格局。其产品70%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部分销往长三角地区。
“过去用麻袋装菜,到贵阳就烂三分之一。”菜农张建国感慨,“现在用泡沫箱和冰瓶保鲜,蔬菜能够完好抵达900公里外的广东。”数据显示,配套产业完善后,蔬菜损耗率从30%骤降至8%,外销半径扩大4倍。
在贵州浩芳科技有限公司的泡沫箱生产车间内,高温熔融的聚苯乙烯颗粒经蒸汽压膜,30秒即膨胀为标准箱体。“我们生产2号箱能装30斤辣椒,3号箱能装40斤茄子,以及其他6种规格的箱体,日产能约8000个。”该公司管理员宋龙银指向整齐码放的泡沫箱说道,“我们此前经过实地考察,了解到天龙镇及周边蔬菜种植产销产业基础较为完善,而市场对包装箱的需求巨大,因此便将生产车间建在坝区附近。现公司生产的产品有80%在区域内销售,其余20%则辐射到普定、六枝、关岭等周边县区。”
距离泡沫箱生产车间不远处的领世农产品经营部制冰车间,瓶胚吹制机正将透明颗粒吹成标准瓶型。“每瓶灌1.2升蒸馏水,经4.5小时-18℃冷冻后重达1.8公斤。”平坝区领世农产品经营部负责人王飞拿起一个冰瓶介绍:“蔬菜箱里放2-3瓶,能维持0-4℃环境达5天,确保到达几百公里外的市场仍鲜脆如初。”
"别看冰瓶只卖1.2元,它能让一箱蔬菜多卖5元。"王飞给记者算起增值账:使用冰瓶保鲜的辣椒,在广州市场售价达8元每斤,比未保鲜的贵2元每斤。而泡沫箱虽成本3元每个,但能减少15%运输损耗,相当于每箱间接增收12元。
这种"小投入大回报"的效应,在就业市场更为显著。两家配套企业已吸纳120名村民就业。据统计,产业链已累计带动就业超千人次,覆盖包装、物流、销售等10余个岗位。"过去卖菜靠天吃饭,现在靠产业链吃饭。"一条从生产到包装、从冷藏到运输的完整产业链,正在持续推动平坝乡村振兴与经济发展。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桂传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