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官镇:稻浪金波里的丰收答卷

2025-10-02 00:01:16    来源: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金秋时节,在西秀区蔡官镇广袤的田野里,上千亩稻田被染成金色,微风拂过,稻浪翻滚间送来阵阵稻香。从蔡官村到长山村的田埂上,大型收割机往来穿梭,机械轰鸣中,饱满的稻穗尽数归仓,田间地头处处是丰收的忙碌景象。

  长山村种植户张传军站在田埂边,望着转运新粮的卡车,笑容里满是满足:“政策托底,科技护航,今年的收成要比往年高很多!”

  这份丰收的底气,始于科学种植的精准布局。开春以来,蔡官镇紧扣西秀区耕地(稻油)轮作试点项目要求,在核心种植区全面推广“泰优1138”等高产优质品种,该品种穗大粒满,平均亩产可达600公斤以上,较传统品种增产4.0%左右。为守护好每一寸稻田,蔡官镇农服中心工作人员在可瓦村、塘官村等地块设置4处叶龄跟踪监测点,技术人员定期深入田间,根据水稻生长阶段精准指导灌溉、施肥等管护工作,从源头筑牢丰产根基。

  科技赋能让农耕更具效率。8月病虫害高发期,蔡官镇的稻田上空响起无人机的“嗡嗡”声,这些装载着药液的“空中卫士”在北斗定位系统的指引下精准作业,单机每日可覆盖500亩以上,效率是人工作业的50倍。

  “以前3亩地打药要忙1天,现在无人机10分钟就搞定,药液附着率还提高了40%。”可瓦村村民朱秀慧的感慨道出了农户们的心声。今年以来,全镇已完成4500亩核心区“飞防”作业,每亩防治成本减少近50元,病虫害发生率较往年大幅降低。

  政策红利更让丰收底气十足。为切实抓好2025年耕地轮作工作,蔡官镇紧扣“统筹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的发展理念,借助中央财政项目资金60余万元,在秸秆禁烧一级管控区域和大型水稻坝区实施机械化收割,预计落实耕地(稻油)轮作面积2000亩,覆盖蔡官、交椅、长山、王家庄、茅蕉坡、仲家坝等村,通过社会化服务的方式,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每一块轮作农田。

  “项目资金专项支持机械化收割,两台收割机1小时就能收割6亩稻谷,秸秆随即粉碎还田,实现了‘颗粒归仓’与生态保护的双赢。”蔡官镇农服中心主任毛正飞介绍,既提高了经营主体的种植积极性,又为耕地质量提升、粮油产能稳定筑牢了根基。

  今年以来,蔡官镇用科学种植、科技赋能和政策支持编织起丰收的保障网,从“田间管理”到“颗粒归仓”,农户们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依靠着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有力的政策扶持,将丰收的喜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

  “我们正通过产量、成本、效益全维度分析,持续优化轮作模式与技术应用,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到实处。”毛正飞说。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詹艳


责任编辑:陈亮 校对 张家晨 二审 徐昕 三审 康馨月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