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贵州省遵义市
务川自治县蕉坝镇
集市刚刚苏醒
而在“村抖”直播间里
却是一派火热
主播杨娇艳爽朗的嗓音中带着沙哑:“家人们看,这是咱们老乡自家种的,香得很!马上上链接!”
不到十分钟,几位老人背来的山货便被一抢而空。

杨娇艳正在和搭档一起直播(杨维 摄)
这个小小的直播间,是蕉坝镇为助农而探索的“村抖”新模式。主播杨娇艳本是镇上开了7年服装店的老板。她性格大大咧咧,是街坊眼中的爽快人。今年5月,她尝试直播卖衣服,首秀便迎来“开门红”——300多人在线观看,卖出了5000多元,让她初次尝到了线上销售的甜头。
然而,今年6月,当镇里打造“村抖”公益助农平台需要主播时,杨娇艳做出了一个“亏本”的决定:每逢农历三、六、九赶集日,她便放下自家的服装生意,雷打不动地来到直播间,分文不取地帮乡亲们卖货。

杨娇艳正在服装店忙碌(杨维 摄)
直播间外,63岁的肖碧英看着空了的背篓,满脸轻松:“以前,天不亮就要背到农贸市场去,蹲一天也不一定卖得完,剩下的还要背回去。现在好了,背来交给娇艳她们,一会儿就卖光了。你看,我现在都能坐着歇歇了。”
这份轻松
是“村抖”带给老人们
最实在的改变
74岁的杨甫芝伸出四个手指,笑呵呵地说:“我来了四次,卖了四五百块哩!每回都卖得光光的。”
从过去蹲守一天的焦虑
到如今快速变现的安稳
像杨娇艳一样的主播们
用沙哑的嗓音
实实在在地撑起了老人们的希望

杨娇艳把货款交给老人(杨维 摄)
看着老人们点着钱、高高兴兴离开的背影,杨娇艳觉得一切辛苦都值了。这份坚持,源于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看着他们,我总会想起我爷爷。他以前也是从很远的地方,把东西背到菜市场,一蹲就是一天,还常常卖不完。要是那时候就有这样的平台,他就不会那么辛苦了……”
将心比心,她不愿再看到今天的老人重复往日的辛劳。卖衣服能赚钱,但帮乡亲们卖货,让她感到这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

焦坝镇老人们正在等待直播卖货(杨维 摄)
从经营自家店铺到全心投入公益直播,这条路上,丈夫是她最坚实的后盾。他深知妻子的为人:“她做事认真,只要认定了,就会尽心尽力。”他曾看着她为自家生意直播到深夜,如今也看着她为帮乡亲们吼哑了嗓子。“她帮大家卖东西,听到那声‘谢谢’,自己就感到很幸福。她愿意做,我就支持她。”
镜头前,杨娇艳依旧在用沙哑的嗓音热情地吆喝。她的“村抖”直播间,让一份份山货飞出了大山,也真正让老人们压弯的背篓,轻了下来。
这方小小的屏幕
称出的不仅是货物的斤两
更是乡亲们手中
那份实实在在、稳稳的幸福
来源:遵义发布
 上一篇:
      
        不逐流只生长!贵阳老街“变形记”
        2025-10-30
      
      上一篇:
      
        不逐流只生长!贵阳老街“变形记”
        2025-10-30
      
      
     下一篇:
      
        沙滩文化是什么文化
        2025-10-30
      
      下一篇:
      
        沙滩文化是什么文化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