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最前线|遇到】半夜三更,这群小猪崽让大伙儿忙坏了

2017-06-15 10:25:57    来源:   安顺新闻网      

凌晨3点过,磨上村生猪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忙碌

6月12日,镇宁县简嘎乡下了一场久违的雨。50岁的磨上村村民梁启华一大早就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赶到村中已经落成的磨上村生猪养殖场,原因是他听说生猪养殖场的猪终于进场了,这离他脱贫可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时间回到6月11日凌晨3点20分,磨上夏日的夜晚,大地已经沉睡,深山里的道路黑漆漆的,除了微风轻拂而过,再无其它声响。

3点30分,远处的山路上出现了一丝微弱的灯光,打破了这深山中的平静。“来了!来了!肯定是送猪崽的车来了!”记者身旁的乡政府人员高兴地说着。灯光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小猪崽们沿着给它们准备的专用通道跑向新家

3点40分,两辆货车,把1000头25日龄的断奶仔猪送到了磨上村生猪养殖场。

工作人员立马着手把猪崽引入养殖场猪圈。别看这些小猪崽都是一副未睡醒的样子,但车门一打开,它们便沿着专用的通道,跑向新家。

6点50分,1000头小猪崽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全部入住磨上村生猪养殖场。

“我昨天就听说猪进场勒,本来昨天就想来看的,但是听说这些小猪崽必须集中在一起休息后再分圈,所以就忍到今天来的。”梁启华说,生猪养殖场是他们村发展产业的项目之一,以后有了分红钱,脱贫对于大家就是指日可待的事了。

正在保温保育的小猪崽

梁启华所说的项目是简嘎乡在全乡推广的生猪养殖产业项目,该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通过引进专业的公司为龙头,政府用基金为合作社建养殖场,带动贫困户代养生猪。

磨上村的这个生猪养殖场是全乡建成并进猪的第一个养殖场,该养殖场存栏1000头,年出栏2批共2000头,代养收入40万元,除去支付的工资、水电及运输等费用,每户每年可分红利约6000元,直接带动20户贫困户脱贫。作为全乡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之一,梁启华怎么能不高兴。“我家里有4口人,以前都是靠自己种地维持生活,收入很不稳定。以后好了,家里每年有了这6000元的稳定收入,生活肯定会比现在好上不少。”

看着猪圈里跑来跑去活蹦乱跳的小猪崽,梁启华开心的笑了。(贵报传媒全媒体记者 曾帅)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