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安顺市鸡场乡还处于春夏交接时节。乡村早晨的空气格外清新,阳光照耀下,花儿绽开笑颜,高大的树绿意葱茏,悠悠草香迎面拂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瓜蔓株连,山清水秀的地方,却是省级二类贫困乡,有贫困户613户2048人。面对全国验收2020年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只有两三年的时间,鸡场乡创新金融机制,开展“惠农贷”助摘贫困帽。
“对我们贫困户来说,以前没有本钱,现在‘惠农贷’给了我们本钱,就可以买牛和伺弄庄稼了。”鸡场乡启新小区村民邓永昌掰着手算账告诉记者,之前自己“惠农贷”贷了5万元,有了本钱,用近1.8万元买了一头大牛和两头小牛,现在牛可以买到两万余元,日后有能力偿还贷款。
邓永昌(右二)到乡政府交“惠农贷”材料
要实现贫困户摘帽,需抓好经济措施。安顺市西秀区下发金融扶贫贷款方案,开展“惠农贷”和“强农贷”的贷款工作,以增强金融资金对扶贫开放投放。鸡场乡结合实际,进一步创新金融支持扶贫开发机制,采取“政银合作+带资入股”模式,用“惠农贷”发展鸡场乡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政府统一发展全乡产业给贫困户分红收入,我们这个乡,贫困户太多了,‘惠农贷’可以带动很多贫困户,让没有工作的贫苦户可以务工,分红也是一笔收入,确实很好。”邓永昌神采奕奕地对记者说。
6月5日起政府发动全乡613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自愿贷款,由政府经管三年,用于发展全乡产业,贫困户每年可得分红,即贷款1万元每年分红600元,则贫困户贷款10万元,三年可获分红18000元。产业发展需要人力,就可聘用村民务工,用发展来助力脱贫,西秀区鸡场乡党委组织委员、宣传委员钟泽明向记者介绍。
钟泽明(左一)走访村户收取“惠农贷”基本材料
“担心的是三年后,换不了这个钱就坏了”,对于政府包办“惠农贷”,鸡场乡鑫堡村村民项国华有些忧心忡忡。“不要担心,这个钱三年后由政府来还,政府用贫困户贷款来发展产业,三年后用产业发展的利润来还贷款,不会让贫困户出钱还款的。”包保干部鸡场乡政府工作人员徐航向项国华解释。
至6月13日,由西秀区扶贫办和金融办审核通过的贫困户“惠农贷”共277户,共贷款了2770万元。所贷资金将大部分用于养鸡产业。养鸡如何保证最终盈利能还款?鸡场乡副乡长杨天红告诉记者,政府贷款发展养鸡产业有计划经济的心,一方面保证销售渠道:一是和绿野方田公司签订回收合同,销售一部分鸡。二是用贷款资金投资养鸡合作社,利用合作社的销售渠道销售一部分鸡。三是利用政府平台公司销售部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如果养鸡死亡,鸡场乡政府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买有保险,可确保产业持续发展,三年还上贷款。其中贷款利息由政府全额贴息,贫困户零风险不承担任何还本责任。(当代贵州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