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脱贫攻坚 同步全面小康】紫云喜档村:巧手绘出脱贫路

2017-11-29 15:34:48    来源:   安顺新闻网      

   本网讯 紫云自治县四大寨乡喜档村,是一个布依族和苗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因为其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该村一直是紫云自治县的贫困村,全村543户2943人,其中贫困户211户875人。

  如何带领喜档村的贫困户脱贫致富?这成为了村主任吴光琼最上心的事。“喜档村的妇女们几乎人人都会蜡染、刺绣、织布等手工艺,如果能把这些手工艺运用到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中,那就好了。”吴光琼一开始就有走手工艺扶贫之路的想法。

  说干就干。凭着对刺绣、蜡染的喜爱,以及过去开过刺绣、蜡染小作坊的经验,吴光琼在离自家房屋较近的斜坡上搭建了一个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加工坊,取名为苗岭山花刺绣加工厂,吸纳了130位留守妇女参与加工生产刺绣、蜡染制品,其中有93人是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她们不仅能就近就业赚钱,还能照顾一家老小。

  可是,仅仅解决93人贫困妇女的生计离目标还有距离,吴光琼又开始思考起来。既然一个加工坊能解决近百个贫困人口的生计,那多开几个加工坊,喜档村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就近在咫尺了。可是,制作出来的加工品又该拿去哪销售呢?经过调研和摸索,吴光琼发现,除了紫云各乡镇的需求量较大之外,紫云周边县区也对刺绣、蜡染服饰有较大的需求量。

  想到不如做到,苗岭刺绣蜡染专业加工合作社应运而生。合作社除了集中加工生产外,还组建了27个加工分厂(小作坊)。仅紫云县城开设的加工坊里就有36名工人,其中,20人从事刺绣,16人从事蜡染,蜡染工的薪酬是每天70元,刺绣是计件薪酬,一个刺绣工人,一天能赚120元以上。平均每月每位工人的上班时间在15天至20天之间。

  “别小看这刺绣、蜡染产业,我们每场可买5000至6000元。”吴光琼说,她们加工坊的东西基本上是纯手工加工,每到赶场天就特别受欢迎。

  “我们在这上班特别满足,农忙时还可以请假,平时又能增加效益,而且还能相互交流学习刺绣、蜡染技术。”采访中,一位正在加工坊里做刺绣的妇女开心地告诉记者。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扩大加工坊,至少在800平方米以上,这样,我们就可以再带动100户贫困户脱贫了。”说起下一步的打算,吴光琼信心满满。(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