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村级公司创新路 集体经济促脱贫

2018-08-27 00:00:00    来源:        

8月,走进普定县各村寨,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个个村级公司竞相发展,一项项产业竞相争艳,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激情四射……

  2016年初,普定县大胆改革创新,推行“一村一公司”发展模式,对农村资本、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进行合理的整合与配置,走出一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新道路,激活了农村经济的活力,激发了村民的创富热情。

44af441d-2c87-4cd1-99b3-1ed79c8197b7_IMAGE_1.jpg


  如今,在普定,遍地开花的产业与优美和谐的环境相映生辉,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向振兴乡村的道路继续探索前进。

  搭平台 “一村一公司”创新路

  很长一段时间来,贫困是普定长久挥之不去的标签。到2016年,该县162个行政村中,无集体经济积累的“空壳村”有87个,占比53.7%,村级集体经济短板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

  如何补齐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普定县采取的破解方式是走“一村一企、村企一体”道路,成立村级公司,整合农村党建资源、激活农村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盘活资金要素资源,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44af441d-2c87-4cd1-99b3-1ed79c8197b7_IMAGE_2.jpg

  2016年,普定县成立了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并设立乡镇公司,每个村建立分公司,构建县乡村三级公司运营机制,并由县财政局牵头统筹整合财政扶贫资金、涉农资金、“特惠贷”扶贫资金等共计1.72亿元,对全县172个村(居)各投入启动资金100万元,按照县级总公司指导、乡级分公司把关、村级子公司经营的方式,做大产业扶贫“蛋糕”,盘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

  “有了产业发展启动资金,不仅能让我们的扶贫产业发展得到保障,还为我们村级公司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化处镇水井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泽勇介绍,在100万元村级公司启动资金的支持下,普定水井莲花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2017年发展莲藕全产业链加工生产,当年产值达400余万元。

  水井村村级公司是普定172个村级公司中一个成功代表。

  “一村一公司”发展平台的搭建,让百万启动资金成为村级公司发展壮大的关键要素和选择发展产业充足底气。目前,全县1.72亿元启动资金已投入使用1.50亿元以上,整合项目582个,融合涉农项目资金,撬动金融贷款、扶贫产业基金、工商企业、经营大户资本等投入共计12.60亿元。

  兴产业 规模经营产业旺

  来到化处镇化新村,记者看到村里的韭黄长势正盛,十余名妇女在收割韭黄,几名壮年男子在给马铃薯打包,准备装车运往农贸市场。

  2016年10月,在普定县“一村一公司”新模式下,化新村一次性整合群众土地6500余亩,由村级公司统一进行规模种植和经营。“改种韭黄后,每亩纯收益是种植普通稻谷的10倍以上。”化新村村委副书记、村级公司董事长陈国勇说,土地整合后,公司统一实施的韭黄套种马铃薯农业项目,种植产量高,品质好,农业总产值自然稳步上升。

44af441d-2c87-4cd1-99b3-1ed79c8197b7_IMAGE_4.jpg

  在普定穿洞街道,肉兔养殖产业随着村级公司发展而在普定渐成规模。穿洞街道肉兔养殖场已购进1000只白兔,该养殖场由人民村与景湖村共同建立,两个村将各自的100万元资金捆绑后注入合伙的村级公司,共同发展养兔产业,养殖场计划养殖种兔3000只。

  在“一村一公司”创新模式下,现在的普定村村有公司,寨寨有产业,村村寨寨走向规模化经营。目前,全县172个村级公司中有资产经营型31个、资源开发型19个、产业带动型87个、服务创收型22个、异地置业型13个。12个乡镇均建设有规模达2000亩的蔬菜基地一个,172个村均建设有规模200亩以上的产业发展示范点一个。

  促脱贫 农民增收齐致富

  “发展村级公司是在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次尝试与探索,不仅解决 ‘空壳村’问题,助推脱贫攻坚,还进一步激发了农村活力,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实现百姓富、生态美。”市委常委、普定县委书记徐德祥说。

  “以前自己种玉米一年到头找不到几个钱,现在土地入股分红和在公司打工,一年收入将近25000元。”化新村村民杨守顺对记者说。

  曾经的贫困户王琴珍说,自从村里成立村级公司后,她在村里的蔬菜种植基地上班,平均每月的收入接近2000元,加上土地租金及“人头股+土地股”分红和“特惠贷”每年4000元的补助,一年的收入接近30000元。

44af441d-2c87-4cd1-99b3-1ed79c8197b7_IMAGE_6.jpg

  “今年全村发展800亩莲藕种植,依托村级公司,我们正加速莲藕茶、莲藕深加工等产业链开发,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王泽勇说。

  “得益于村级公司100万元启动资金,引来450万元建成商务酒店。”在穿洞街道红星村村委办公室,村支书胡应昌告诉记者,村级宏兴商贸责任有限公司,吸纳村民土地、资金等入股150万元、村集体投入300万元,共筹措450万元建成一个商务酒店,预计年租金纯收入将达到70余万元,村民增加了一项稳定的收入。

  “在村级公司的带动下,全村发展杨梅2135亩、韭黄种植800余亩。”普定马场镇白秧村驻村第一书记宋凯说,在“一村一公司”模式下,村民有了致富产业。

  产业发展直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17年,普定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37元,增长10.6%,减少贫困人口1.9万人,34个贫困村出列,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村一公司”也成为普定乡村振兴的“加速器”。(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 詹艳)


(责任编辑:顾宇)

责任编辑: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