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家的蔬菜产业发展得都很好,今年有什么计划或者打算,在做什么准备,大家都谈一谈,镇里要掌握情况才好统筹安排,推动我们镇的保供蔬菜基地示范区蔬菜产业发展。”在西秀区七眼桥九龙屯村委会会议室里,镇农服中心负责人话音刚落,该镇405产业大道沿线各村前来参加保供蔬菜基地春耕备耕座谈的村支两委负责人和种植大户们热情高涨,挨个谈着种植计划和春耕准备工作。
“我这里有150亩,打算种西红柿和大葱。”一个高亢的声音从角落里发出来,他是九龙屯村九龙众鑫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文德。从2015年起,在外务工的张文德就返乡开始种蔬菜,仅去年,他在蔬菜产业上就净赚约15万元,还把20多万斤高品质无公害西红柿卖到了香港,这更加坚定了其继续种菜的信心。“从年初五就开始准备今年的耕种了,主要工作就是整理土地、收集竹竿、采购农资。”张文德说。
“我这里有近70亩,比去年多种20亩。”说话的人是九龙屯村的脱贫户张喜林,去年,七眼桥镇着手沿镇区405产业大道布局发展保供蔬菜基地,看到周边很多人都在种植蔬菜,张喜林心动之余一口气种下近50亩辣椒、白菜和大葱。“我种的白菜和大葱赚钱了。今年政府加大了支持力度,蔬菜市场行情也不错,我就想继续种,留在家里发展总比在外东奔西跑好。”
“不种玉米种蔬菜,在九龙村已有几年。”村主任张真明说,去年,九龙屯村6个种植、养殖农民合作社根据“村社合一”由村级合作社九龙聚力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统领发展,按照镇保供蔬菜基地发展规划流转1300多亩土地,种植辣椒、大葱、白菜、西红柿、豇豆等蔬菜。今年,排除不适应蔬菜种植土地,共调整流转土地800多亩;近期,各合作社、种植大户正在开展土地流转、翻地、育苗、农资采购等春耕备耕工作。“加上带动散户种植蔬菜近200亩,全村蔬菜种植面积1000多亩,占可耕地面积约35%。”他说。
“我们提倡按市场需求来种,种多少销多少。”据张真明介绍,九龙屯村蔬菜种植户选择自己找市场,目前比较成熟的市场主要是四川、重庆、广西、广东、香港等地,“大都种了三四年菜了,销售渠道比较稳定。而且蔬菜种植地块70%是分布在镇405产业大道两侧,运输很便捷。”
“春季产业提早布局十分重要,我们年初八起就开始召开产业结构调整和保供蔬菜基地种植座谈会,动员合作社、大户示范带头种蔬菜。”七眼桥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潘峰告诉记者,近几年来,该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粮食作物占比调减到约35%,经济作物比重达65%以上。今年,全镇保供蔬菜基地规划发展西红柿、大葱、茄子、豇豆、无筋豆、辣椒、山药等预计18000亩。目前,在镇农服中心牵头下,正在指导各村、合作社、农户做好土地规划、资金筹措、农资准备等春耕备耕工作,并做好种植宣传、技术指导、市场开拓服务,确保蔬菜农户种得出、卖得脱、有得赚。(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学思)
(责任编辑:顾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