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江河湿地公园: 田园与河流共美 生态与发展共融

2019-07-15 22:06:50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作者:古宇 李丽莎

  万亩田园出胜景,百里邢江入画廊。7月10日,记者从位于西秀区旧州镇的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西门进入,踏着石板铺设的观景道爬上迎宾桥,举目远眺,盛夏的邢江河犹如一条墨绿的玉带,蜿蜒缠绕在田畴沃野之间。移目近观,只见岸绿水清,桥亭相连,阶回梯转,透出一种宁静祥和的古韵之美。

mobileText_IMAGE_1705 副本

  发源于西秀区东关办境内的邢江河流经西秀区、平坝区后,注入国家重要湿地、贵阳市饮用水源地红枫湖,是安顺人民的母亲河,她不仅灌溉了万顷良田,养育了沿河两岸勤劳朴实的人民,成就了“山里江南、鱼米之乡”美名,还因处于长江流域和乌江水系,其植被的保护与恢复已成为“两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保障长江流域的水生态安全,可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

  2012年,国家林业局提出指导和帮助贵州新建一批湿地公园,并且可申报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借此东风,2013年3月,我市启动邢江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的申报工作。2013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同意安顺开展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由此开启了为期5年的试点建设序幕。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以来,我市始终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贵州省林业厅的指导下,按照《贵州安顺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3-2020年)》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专家考察指导意见,立足于自身优势和特点,全力开展保护建设工作,使邢江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基础建设和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mobileText_IMAGE_1697 副本

  今年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关于2018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情况的通知》,安顺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等112处试点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并于1月18日在海南举行的“2019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中接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牌。

  据介绍,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面积601.24 公顷,湿地面积486.6公顷,湿地率为80.9%。水源补给为综合补给,湿地类有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洪泛湿地和稻田3种湿地型。在我市境内涉及西秀区旧州镇、刘官乡、黄腊乡3个乡镇。公园建设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布依文化、屯堡文化等,结合人们的休闲需求,打造成为一个兼具生态保护和修复、旅游休闲观光功能的 “山里江南、鱼米之乡”的湿地生态公园。

  已经挂牌成立的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作为第六届安顺旅发大会的观摩项目之一,目前各项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在湿地公园广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切割石板铺设绿化带护栏,停车场、绿植等景观建设基本接近尾声,一栋江南风格的两层阁楼建筑屹立在广场中央,建筑大门两旁分别挂上了“安顺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安顺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旧州镇管理站”和“安顺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安顺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科研监测中心” 的牌匾。在建筑的左面,公园名称、导览图、公园简介、管理办法等标识整齐地排成一排,美观醒目,可让游客在游览之前对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mobileText_IMAGE_1702 副本

  与游客服务中心相呼应的还有一栋建筑风格相同的建筑——湿地科普馆。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负责人董文字告诉记者:“湿地科普馆总面积约1100平方米,内设图片室、演播室、综合展厅等,利用动植物图片、文字、视频、湿地全景展示系统。湿地科普馆的建设,旨在呼吁全社会重视和支持湿地保护,通过对湿地知识、文化的科普和宣教,让更多人了解湿地、爱护湿地、保护湿地。”

  邢江河的森林、天然河流和沙洲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境内植物类型有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灌草丛、挺水植被和沉水植被。良好的自然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据记者了解,拟建的公园内有野生脊椎动物172种,其中鱼类21种,两栖类12种,爬行类12种,鸟类106种,哺乳类21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红隼、虎纹蛙等11种。

  沿着横跨在稻田中央的科普宣传长廊,记者在护栏上看见了一块写有“湿地破坏的危害:水体污染”知识的标牌,介绍了湿地被破坏后可能造成的危害。据介绍,湿地公园内的建设共设置这样的园内路引及湿地科普宣传的宣教牌共有1047块,做到“人到宣传到”。同时还结合不同区域进行了湿地知识、湿地应用、社区共建、动植物知识等多种主题的内容呈现和宣教。

mobileText_IMAGE_1698 副本

  在紧邻河流两岸的水田中,记者注意到原本用来种植水稻的农田改种了茭白、莲藕等作物。董文字告诉记者,管理处将沿河的农田征收后,无偿提供给农户种植观赏性和除污率高的湿地植物,进而对河流水质形成了较好的保护。

  科普宣传长廊景观步道沿河而建,步道两旁的水系生物如何相通相融?湿地公园在建设中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景观步道每隔一段距离就开设一个生物通道,让步道两边的生物能自然融通,有效弥补湿地范围内自然生态屏障不完整的缺陷,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发展理念。

  记者在一块标有“黑山棱”的宣教牌上看到,其拉丁学名、性能、对水的净化作用等性能介绍得清清楚楚。长约两公里的科普宣传长廊,无异于一个信息量巨大的户外课堂。公园建设充分融入了智慧游园的理念,在每一块宣教牌上标准了二维码,如果游客对介绍的水系生物感兴趣,可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作进一步的了解。

  记者了解到,已建成的湿地公园屯堡文化体验区-山里江南,已成为西秀区乃至贵州省文化旅游新名片,建设有力助推了安顺“山里江南、大明田园”的旅游品牌,为实现全域旅游打开新的突破口,促进沿岸各乡镇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周边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为周边人民群众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脱贫致富新路。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成为了科研、科普教育的理想基地。下一步,我市将充分用好用活这块“国”字招牌,进一步加强湿地公园内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合理对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进一步丰富我市全域旅游内涵。

mobileText_IMAGE_1699 副本

  在生态保护中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保护生态。如今在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处处彰显了田园与河流共美,生态与发展共融的和谐。公园内,游人或泛舟河中,欣赏沿河风光;或岸边垂钓寻趣,漫步消暑;或沿河寻一家农家客栈,细细品味迷人的布依风情和聆听神奇的军屯传说……(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古宇 李丽莎)

责任编辑:顾宇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