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县穿洞办:白茶吐新芽 茶山采茶忙

2020-03-25 00:16:54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3月22日,记者走进普定县穿洞办的亮峰茶园,眼前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千余名采茶工正忙着采茶。

  忙碌的茶山上,满头银丝的张吉琴俯下身子,轻轻提下嫩绿的茶芽,放进腰间的竹篾篓里。

mobileText_IMAGE_15626.jpg

张吉琴采摘茶芽

  张吉琴今年已经65岁,家住普定县补郎乡上寨村,是村里的贫困户。“眼睛不好,年纪也大了,没有办法外出务工,采茶没有年龄限制,只要采来的茶叶符合标准,就可以拿到工钱,每天都能有收入。”张吉琴说。

  张吉琴正在采摘的是普定县引自浙江安吉的白茶,采摘好的茶青,张吉琴把它交到亮峰茶业公司,一斤茶青,可以拿到30元钱。

mobileText_IMAGE_15627.jpg

刚采摘下的茶青

  “把队排好,不要急,不要插队,衣服不要盖住茶叶。”亮峰茶业公司工作人员黄天琴叮嘱完排队的人群,接过张吉琴的茶青,仔细检查称重后打印出小票,小票上标注好单价、数量、工资总计,张吉琴拿着小票当天就可以到财务处结账领工钱。“年纪大了,手脚慢一些,今天只拿到90元,明天接着来。”张吉琴笑着说。

mobileText_IMAGE_15624.jpg

茶农有序排队将茶青称重

  黄天芳给记者介绍到,“这个称重点,今天已经收了2000多斤茶青,质量我们都是严格控制,符合标准的30元一斤,不标准的15元一斤,通过价格督促规范工人按标准采茶。很多人采的方法不一样,上山就给工人做指导,确保采摘的茶青符合企业标准。”

mobileText_IMAGE_15623.jpg

领到工资的茶农喜上眉梢

  亮峰茶业公司在普定县穿洞街道秀水村,已种植白茶2500亩,春茶采摘期间,公司共设置8个称重点,村民采完的茶青可以就近称重,称完就能拿到当天的工钱,“都是要求财务当天结算,超过半小时就算财务工作失职,不能让老百姓等。”公司总经理罗晓波说。

mobileText_IMAGE_15631.jpg

工作人员给刚采摘的茶青过磅称重

  3月10日开始,亮峰茶业公司的白茶生产就进入繁忙时节。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村民没有外出务工,茶山采茶用工需求大,亮峰公司积极与普定县人社局、各乡镇联系,引导村民前来务工,既解决茶园用工问题,又让村民在家门口上班。罗晓波介绍,茶园今年预计提供就业岗位30000个,采茶工平均每天能挣140元左右。

  亮峰茶业公司与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务工工资+土地租金+入股分红”的多元增收模式,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初步统计,2014年至2019年底,公司累计带动15万人次就业,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其中,贫困户500余户。

mobileText_IMAGE_15628.jpg

生机盎然的亮峰茶园

  普定县春季气候持续温凉,夏季高温期来得晚,因此白茶春季发芽时间比浙江地区还早,可以早于原产地开始生产、抢先上市。同时,普定白茶采摘期长,停采时间也比江浙地区晚,这意味着普定白茶的亩产比原产地高。

  “用时间换空间,普定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的自然条件,种植出的白茶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适中,品质很好。从10日开始采摘到现在,公司已生产白茶干茶5吨,全部销往浙江安吉,今年的采摘预计在4月初结束。”罗晓波说。

  目前,普定县穿洞街道办共种植有黄金芽、黄金叶、极白、郁金香、白茶一号等白茶品种20600亩、绿茶2000亩,部分茶园即将进入盛产期;6家茶企建有茶叶标准化加工厂房15000平方米,年产干茶40余吨。

  下一步,穿洞街道办按照“宜种尽种”的原则,计划投入资金1500万元,继续种植6000亩茶叶,整合街道办茶叶资源,打造集红色文化、茶旅结合、艺术体验为一体的“白茶小镇”,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创业,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王小欢)


责任编辑:李芸 编审 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