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百合街道:趁春好时节,调产忙发展

2020-04-14 10:12:12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趁春好时节,记者走进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红星村漫山花椒绿了坡,山下花卉基地种植忙;摆布村免费发放花椒苗,农户们笑眯了眼;龙潭村400余亩大豆刚种下,调减低效经济作物取得了成效。

2019年7月23日,省人民政府下发《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设置百合街道的批复》;同年9月,百合街道正式成立。作为关岭“最年轻”的街道办,如何在短时间内因地制宜抓好辖区内3个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能发展、群众能增收,百合街道给出了“答卷”。

2CDDCFCC-E2A8-4215-A3A4-5D715C1BA233_IMAGE_5_LOW_0.jpg

“目前,我村共有3000亩花椒,其中500亩已经投产,1500亩种植两年左右,剩余1000亩是今年增种的。”百合街道红星村村支书韦锟告诉记者,村里3000亩花椒都是农户自己种植的,发展热情相当高涨,“村民们闲时坐下来拉家常,都在讨论花椒怎么管理长势才好,要怎么去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村里但凡能栽种花椒的地方,都种满了。”

该村村民韦元富,已经种植十余年的花椒,从一开始的6亩发展至现在的20亩,花椒的“经济账”在他心里最是明了。“这坡地种花椒比种啥都强,一亩花椒保底就有6千元的收益;我娃娃在上海读大学,每个月生活费2000元,全靠种植花椒供他读书。”他说,明年家中16亩花椒丰产,只要市场价格稳定,用心去管护发展,一亩赚个8千到1万是没有问题的。

红星村村支书韦锟正在与村民韦元富讨论花椒种植技术.jpg

据韦锟介绍,红星村下一步将动员群众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形成统一管理,让种、管、养标准化,保障花椒品质;统一技术培训,减少病虫害,降低群众的市场风险;统一价格,避免恶性的价格竞争。

“随着我村花椒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也会越来越高,如果继续按照当前‘提篮小卖’的模式,以后必将面临供大于求的情况,所以我们要想在前面,整合资源,逐步走向市场化。”韦锟说道。

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群众务工增收,该村合作社发展种植红叶石楠、红花继木、三角梅等27万株绿植花卉。“到村合作社来务工,除草、垦地、栽种,一天就有70元的收入,好得很。”脱贫户王章芬笑着说,今年种植了4亩多的花椒,又能在家门口务工,以后的日子有盼头。

在百合街道摆布村花椒苗发放现场,村干部一一核对信息,村民们签字确认后,根据家中土地面积大小领取相应的花椒苗。

关岭百合街道红星村花椒基地.jpg

“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免费发放花椒苗给我们发展,大家都积极得很;我今天领了千把株,打算发展十来亩花椒林。”摆布村村民余恩朋领到花椒苗后笑眯了眼,当即与家人将花椒苗种到自家地里。

“村支两委以调减低效经济作物为目标,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已经种植422.5亩大豆。”百合街道龙潭村负责人涂祖兴说道。

据他介绍,龙潭村土地不多,但区位优势好,紧靠龙潭河,离县城仅有3.5公里;未来将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养殖类产业,做好“水文章”。

2CDDCFCC-E2A8-4215-A3A4-5D715C1BA233_IMAGE_6_LOW_0.jpg

“我们以花椒产业为主导,以红星村原有花椒辐射带动摆布村扩大种植规模,形成产业化;同时结合实际在龙潭村发展蔬菜。以‘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带动务工,实现贫困农户产业全覆盖,有效促进其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百合街道副主任罗中坚告诉记者,为了全力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百合街道在3个村19户发展产业积极性高的党员户、脱贫户和贫困户,挂牌列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头示范农户;同时,制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示单,将上级指示和街道办安排详细罗列,形成督促日常化、常态化;并创新规范制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数据“一口清”表单,每日报送街道办主要领导与县相关部门,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数据化、清晰化。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县委、县政府‘2+N’产业发展思路,将花椒产业向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并加大种植技术指导及管护力度,切实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优化组织方式,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户的内生动力增长,实现助农增收,脱贫致富。”罗中坚如是说。(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

责任编辑:陈亮 编审:李铠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