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策马扬鞭共奋进 全力以赴战贫困

2020-06-08 11:31:24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作为全国52个未脱贫摘帽贫困县之一的紫云自治县,充分利用“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的重要窗口期,在全县启动信息大排查、问题大整改、环境大整治、干部大练兵、产业大发展、就业大推动“六大行动”,县级干部全部下沉到乡镇“战区”,县直机关70%的干部驻扎到村组,尽锐出战。该县紧盯目标补短板、强弱项,因地制宜,深化农村产业革命,全力以赴战贫困,力争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戈枪村扶贫干部走访农户

戈枪村扶贫干部走访农户

坚定脱贫信心 凝聚奋进力量

今年5月初,紫云县委党建办组织全县再增派到村参与脱贫攻坚的134名干部同全县新调整的“两委一队三个人”、各乡镇(街道)新提拔未参与培训的领导班子成员一道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为“两不愁三保障”政策、省、市挂牌督战涉及村级工作,省、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和受访能力提升、产业革命“八要素”、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网格长、村“两委”干部履行职责要点)、“一任务两要点三清单”等。

本次增派的134名干部,主要充实到全县21个未出列村、其他较为边远和脱贫攻坚力量较为薄弱的村。

目前,紫云县直机关共选派到村帮扶干部1354人。另外,还有省、市机关选派到紫云各村开展帮扶工作的工作人员。

为充实基层组织力量,去年,市委组织部下派一名调研员和公务员管理科科长到九岭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指导九岭村“两委”班子的补选和合作社组建。按照“村社合一”的要求实现支部委员、村委委员、合作社理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由村支部提名,支部书记依法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其他3名支委委员依法选举进入村委会,优化了村级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加快了群众办事效率,夯实了脱贫攻坚组织基础。建章立制管人管事。建立九岭村每日调度会制度,提高议事效率和执行力,解决干部“为谁做、做什么、怎么做”的疑惑,建成了一支“打得赢”的党员队伍。

人心齐,泰山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破解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妹场小学新建校园一角

妹场小学新建校园一角

紧盯目标任务 补短板强弱项

今年以来,紫云紧紧盯住剩余3975户12940人未脱贫人口达到脱贫标准,按照“差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以贯之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项。

在猴城镇坪上村苗族组,一栋栋提升改造的木瓦房整齐排列,山腰上树林郁郁葱葱,整个村庄在夕阳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丽。

“这栋木瓦房修建有60多年了,由于墙面是竹编篱笆墙,时间久了,篱笆脱落透风严重;感谢政府的关怀,把竹编篱笆墙装成了木板,房盖翻修了,室内地面也硬化了。”70多岁的贫困户雷老多说,房屋不仅改造翻新,当地政府还添置了厨房灶台、橱柜,修建新厕所。如今,房子既不透风,也不漏雨,居住起来比以前舒适。

据了解,2019年以来,紫云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62户、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任务3771户(包括省级任务870户)、人畜混居整治258户。

“搬迁到城东社区以前,我住在火花镇磨安村,在那里孩子上学很艰难,每天来回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不知道搬到城里又是什么情况。”罗幺妹说,搬到城里,孩子上学的问题是她在搬迁前最担心的事情。

“近年来,紫云不断加强教育投入,改善办学环境,特别是千方百计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的入学问题。”紫云教育和科技局局长周文科说,去年以来,紫云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统筹推进易地搬迁学校建设,猫营工业园区寄宿制小学,紫云自治县第六小学建设及格凸河小学扩建工程已基本建设完成。

冗厂村每家每户都通了自来

冗厂村每家每户都通了自来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不断深入,覆盖在紫云广大农村1200多处的饮水工程,正通过星罗棋布的乡村水厂和密密麻麻的供水管网,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的历史性转变,为脱贫攻坚注入源源动力。

“2019年下半年,全县新建小水窖9886个,安装净水器9510个。”紫云水投公司董事长罗锦海说, 今年1至3月完成901个农村集中供水消毒设备安装,解决31万余人饮水安全水质问题,为切实解决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紫云全县有168个村(居)委会,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和6个居委会不需要设村卫生室外,需建设152个行政村卫生室。截至2019年10月20日,全县152个村卫生室已达到标准化建设并全部投入使用,总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

坝寨村鸽子养殖场 程洪凯 摄

坝寨村鸽子养殖场 程洪凯 摄

多举措稳就业 促增收助脱贫

稳定就业脱贫更有底气。紫云始终把劳动力就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有力抓手,今年春,紫云采取“点对点、一站式”劳务输出方式,共组织输送农民工到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山东、宁夏、河南等省份务工。目前组织县外务工人员8.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万余人。

今年来,紫云创新开展了“田园工薪族”建设,让贫困群众有活干,以就业促增收,让贫困户成为有稳定收入的“田园工薪族”,增强脱贫后劲。

“每天组织周边村民去务工,不仅可以帮助大家增收脱贫,我也可以拿到奖励报酬,工作越干越起劲了。”从松山镇新民村搬迁到城南社区的班继刚说,他自搬迁以来一直在城南社区协助社区工作,最近,在村里当上了“劳务经纪人”,每天在村里村外给群众宣传就业政策,号召群众勤劳致富,平均每天组织30至40人次到狗场蔬菜基地务工。

“今年受疫情影响在外面找不到活干,心里一天比一天着急,还好政府介绍我到基地干活,有收入又能照顾家庭,比在外面还方便呢!”白石岩乡幸福园村许家院组贫困户杨发忠说,他与妻子每天在村合作社发展红芯红薯、辣椒种植基地干活,共收入200元,脱贫不成问题。同时,扎实抓好易地搬迁贫困户务工就业,在搬入的4869户中,组织到省外务工就业4731人、涉及2667户,省内就业3479人、涉及2011户,设置就业扶贫专岗安置搬迁劳动力就业578人、涉及520户,通过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841人、涉及841户,对191户“两无”人员全面落实政策兜底,奋力实现一户有一人以上就业,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水井村栽种红芯红薯

水井村栽种红芯红薯

推进产业革命 助力脱贫攻坚

按照产业发展“八要素”要求,紫云以15个500亩以上坝区提质增效和坡耕地结构调整为重点,紧扣“三提升两壮大”产业发展思路,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发展当年种养、当年见效、带动增收效果好的产品。

今年春,紫云抓住春耕备耕、复工复产有利时机,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紧扣“两红一芯”调结构抓生产,全县计划种植红芯红薯3万亩、红辣椒3万亩,以及以菜芯为主的蔬菜产业10万亩次。其中,红芯红薯预计可带动贫困户0.3万户1.2万人增收;红辣椒预计带动农户0.35万户1.22万人增收。目前,完成辣椒苗栽种,红芯红薯苗栽种进入扫尾阶段。

紫云通过引导长期在宁夏、广东、河南等地大型蔬菜种植场务工多年有能力到农民工,带着技术、市场、资金等回乡创建4家蔬菜产业龙头企业,在猴场镇尅座坝区、坝羊镇红院坝区、四大寨乡落城坝区、猫营镇牛场坡坝区、火花镇江纳坝区等500亩以上坝区建成现代高效农业蔬菜园,并陆续引回6000余人回乡创业和务工,并初步形成农村经纪人队伍融入各村级合作社,带动贫困群众发展蔬菜种植。

九岭村村民在捡拾鹅蛋

九岭村村民在捡拾鹅蛋

养殖方面,全县存栏鸡200万羽、牛3.5万头、生猪10万头(补栏1万头)。百万羽鸡苗孵化场和白条鸡生产线已建成投入使用。林下经济方面,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县为单位,抢抓省级林下仿野生菌示范县创建时机,整合资源、资金、技术要素,发展林下菌、林下鸡、林下蜂、中药材、精品水果和其它林下种植养殖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联结和农户积极参与,实现林下产业的提质扩模,通过订单、展会、网络等方式,实现产销有效衔接,目前已发展林下菌2000亩、林下鸡70万羽、林下蜂2.3万群。

优化利益联结,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在全县162个村全部推行“村社合一”,组织所有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按照“721”分红模式,收益的70%用于脱贫户分红,20%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10%受益对象为参与产业生产环节务工的贫困户和参与产业订单合作的贫困户二次劳务奖补。

进一步健全产业保险机制。坚持“应保尽保”原则,统筹资金313万余元为辣椒、佛手瓜、菜芯等蔬菜上保险,308万余元为猪、牛、鸡等畜禽买保险,同步拓展茶叶保险,鼓励企业和农户主动购买特色保险,扩大投保面积,最大限度降低产业风险,让贫困户“放心种”“放心养”,以持续稳健的产业保险为产业规模发展保驾护航,助力农村产业革命,助推脱贫攻坚。(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李铠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