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心协力战贫困。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抢抓机遇、奋起直追推进非公经济持续发展,让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顶梁柱”、自主创新的“排头兵”、招商引资的“主力军”和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同时,紫云始终坚持用足用好“千企帮千村”、社会爱心团体等社会资源力量,积极教育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
红院坝区蔬菜园
产业扶贫方面,企业、合作社共投入资金1.8亿元,发展茶叶种植和加工、蔬菜种植、葡萄种植、红芯红薯、林下养鸡等产业,与1519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就业帮扶方面,投入资金5022.66万元,解决就业岗位60000余个,其中贫困人口实现就业30000余人。在公益帮扶方面:捐资、捐物4477.22万元,解决了部分贫困村交通运输、贫困大学生入学难等问题,受益人数达16850人。
新民生态鸡养殖基地
发挥主体作用 企业带动助脱贫
近日,记者走进紫云自治县松山街道办新民村打落岩组生态鸡养殖基地看到,绿油油的山上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鸡别墅”,鸡群在坡地的草丛间悠然觅食。
2019年年初,新民村村支两委结合自身的地理生态环境,利用退耕还林地,选定林下生态蛋鸡养殖产业为主导产业,并成立了村级合作社。引进紫云军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利用村级合作社的72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和军辉公司投入的120万元资金实行合股联营,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流转1000亩退耕还林连片林区,打造林下生态蛋鸡养殖场。
目前,新民村已经建设完成鸡舍502个,规划养殖10万羽,生产的鸡蛋和肉鸡销往上海、杭州等地。
“养殖场内长期务工的有50户,其中贫困户30户,带动约1100人次就业。同时,通过土地流转、项目分红等方式,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紫云军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霞如是说。
近年来,紫云黔中香绿色产业有限公司发展的山苍子产业,从育苗、种植、产品深加工到市场营销,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县多个村寨的扶贫产业,黔中香以产业为纽带的组合方式,让项目区农户根据自身的劳动能力状况、分别从事不同的劳动岗位实现增收。并无偿提供苗木近200万株给种植农户,带动紫云当地农户1000余户(其中贫困户586户1865人)实现经济收入近2000万元。公司通过示范效应,未来五年计划,拟辐射带动种植山苍子面积5万亩。
城南社区扶贫车间
紫云苗岭山花刺绣加工厂董事长、四大寨乡喜档村名誉村主任吴光琼,依托喜档村妇女历来喜爱刺绣、纺线织布、制作民族服装的习惯,为喜档村部分妇女和搬迁入住紫云城南社区的贫困妇女解决就业问题,带动134位妇女就业,工人工资每月从1800元至4500元不等,年产值200余万元。、
在外打工多年的猴场镇猴场村村民谢顺超、谢顺华兄弟,带技术、带资金、带市场回乡,在猴场镇尅座村、坝羊镇红院村建起了现代高效农业产业蔬菜园,自己获得利益的同时,带动本地群众通过就业和分取红利增收。
“紫云始终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让民营企业壮大发展,从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紫云自治县工商联党委书记、副主席伍兴荣说,紫云支持民营企业壮大发展,给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提供“原动力”。并通过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为民营企业切实解决融资难、公共服务体系等问题,做好民营企业发展的后盾,当好为民营企业协调的服务员。民营企业发展好了,才能助推紫云的经济社会发展。2019年为企业协调贷款6.6亿元,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格幺村养鹅基地
彰显企业责任 扶贫路上见真章
近日,记者来到猫营镇格幺村垭糯组养鹅基地,鹅儿嘎嘎叫,饲养员忙着给鹅儿喂食,两位村民在清理放养场地。
紫云县政府办派驻格幺村第一书记刘伟告诉记者,这是格幺村养鹅基地养殖的第一批鹅苗,共3000羽,现平均每只重量足有3斤;喂养两个月就可出栏,预计出栏时每只鹅重量在10斤以上。
“格幺村养鹅产业占地面积10亩,由贵州黔凝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支助的75万元,格幺村合作社投入75万元,共计150万元基本发展资金;该养鹅产业以‘公司+村合作社’模式来实施,计划每批养殖肉鹅10000羽,年出栏35000羽,利益联结贫困户30户;解决4名贫困村民常年在基地务工,人均年收入25000元。”刘伟如是说。
“去年12月初,贵州恒通世纪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猫营镇格幺村名誉村主任侯海,为格幺村合作社捐助资金20万元,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伍兴荣说。
同样,紫云荷花田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罗仕荣,为白石岩乡新驰村送去企业扶持资金20万元,支持新驰村发展扶贫产业。
贵州龙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大寨乡缴卜村名誉村主任文龙,为缴卜村投入养蜂项目20万元,为缴卜村投入35万元实施12000多平方米的串户路和庭院硬化建设,改善了该村群众的出行、居住环境,为创建精神文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紫云搏翔商业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猴场镇小湾村名誉村主任王天志投入资金100余万元,用于小湾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家庭学生生活补助;其中,用于太阳能路灯和村活动场所建设的共60多万元,用于村活动场所大理石护栏210米,亭子两个(含基础及步梯踩面)共55万元。”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工商联主席罗超说,2019年,紫云自治县"千企帮千村”领导小组组织了62家企业到全县79个贫困村开展扶贫行动,共计投入帮扶资金200.37万元,受帮扶贫困人数3454人。
为加大“千企帮千村”帮扶力度,紫云自治县成立了“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陈德国任组长,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陈修权,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张正贤,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工商联主席罗超等为副组长。县委统战部、县委企业工委、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县扶贫办、县工商联5个部门的成员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实施方案》和《关于深入开展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结对帮扶及担任名誉村主任的通知》。“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工作紧紧围绕“参与精准扶贫 坚持共享发展 促进共同富裕”的行动宗旨,提出了帮村要求和工作措施,加强责任落实,确保“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力助推脱贫攻坚进程,增强发展后劲,为紫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疫情期间爱心人士为县医院送爱心物品
汇聚社会力量 助力脱贫攻坚
在紫云,有一个名叫天使公益的社会爱心团体,他们无私奉献、济困扶危、乐善好施、大爱无疆,多年来帮助不少困难家庭渡过难关,扶助100余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5月28日,记者在紫云迎宾大道中段见到天使公益的领头人蒋宁静,从交谈中得知,2003年,从她拉起几位好友帮助一位困难学生时起,陆续开展公益活动数十次。随着公益事业的不断发展,参加人数的增多,2018年,从成功注册天使公益,通过本地募捐和对外联络爱心人士的方式,募集资金支助困难家庭和困难学生。
去年来,天使公益资助特困学生150余人,每人每学期资助4000元,这些学生有的是孤儿,有的是父母双残,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长大的少年儿童。在蒋宁静看来,人生在世,帮助别人就是最大的积德。
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都积极教育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主动担当作为,倾情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充分体现了爱心企业家们扶危济困、慷慨捐赠、勇于奉献、乐善好施的高尚情怀,在全县传递出了企业家饮水思源、奉献社会的正能量。
2019年,紫云全县公益帮扶投入资金743.12万元,解决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学生入学等,受益人数8905人。
新驰村获企业帮扶资金
结对帮扶方面,紫云自治县工商联积极筹集和协调帮扶资金为贫困群众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猫营镇黄土村筹集7.9万元;为松山街道新民村筹集和协调帮扶资金13.2万元,为坝羊镇政府和坝羊镇茶英村落实帮扶资金各1万元;为新民村7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协调农业银行紫云支行惠农e贷360万元。并与青岛市即墨区工商联对接,协调到青岛雪达集团等三个公司为唐贯、打哈、小湾、黎明和新民5个村捐献扶贫资金5万元;协调到即墨科技创新园帮扶资金10万元。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紫云民营企业、广大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响应号召,履行社会责任。为疫情防控捐资、捐物共200余万元;并充分利用人脉资源为紫云自治县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组提供防护服5000件、体温枪500只等医用物资购买渠道,解决了紫云医用物资的暂时短缺问题。
紫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动员大会精神,全力发起脱贫攻坚最后总攻,坚决打赢“歼灭战”。(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