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将于7月7日举行,为营造平安有序的考试环境,我市多部门协作联动,全力为高考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加强疫情防控
力保“健康高考”
连日来,我市多部门联合对中心城区及各县区的6个考区13个考点开展疫情防控综合督查,重点围绕加强考点考场防疫措施、加强考试组织管理、加强应急准备三个方面工作展开检查。要求各考区考点在考前重点抓好涉考人员健康监测管理、防疫物资储备及人员配备、设置入校体温检测点和备用隔离考场、考点考场清洁消杀、防疫培训演练等工作;考中重点抓好考生赴考防护、涉考人员体温测量、异常情况研判处置等工作;考后重点抓好考生有序离场、考试材料有序交接、考试场所消毒等工作。
为确保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考试顺利进行,我市结合实际,扎实抓好高考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全流程设计。就体温检测、考场布置、个人防护、消毒通风、备用考场、防疫物资准备等具体问题进行技术指导,依法、科学、精准、因地制宜制定高考疫情防控方案。二是齐抓共管、联防联控。考试期间,考点增设1名卫生副主考,专职负责涉疫常规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还将派出疾控、卫生专业人员参与考试期间防控工作。三是系统培训。开展系统性疫情防控培训,增加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内容。同时,考前还开展全流程模拟演练,确保考试工作人员全面掌握疫情防控基本技能和考点内处置流程,确保今年高考顺利进行。
设置绿色通道
实现“平安高考”
为确保考试期间道路有序通行,为考生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和考试环境,市公安交警部门提前谋划,科学部署,全力保障高考顺利进行,以良好的交通秩序为考生保驾护航。
加强交通秩序整治,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加大对考点周边车辆乱停乱放、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等行为的整治清理力度,提前净化考点周围环境,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制定交通管制方案,优化交通组织。科学制定交通疏导分流方案,提前发布路况信息和出行提示,引导车辆合理绕行。在考点及复杂路口增派警力,加强重点时段交通疏导,严查乱停乱放、乱鸣喇叭等交通违法行为。倡导高考期间绿色出行、错峰出行、考场周边禁鸣喇叭,文明护考。
设置护考绿色通道。高考期间,对忘带身份证、准考证或遇到交通拥堵等困难的考生,交警部门就近响应,组织护考摩托车,提供应急通行等便利。对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的送考车辆,交警部门将迅速出警、快速处理,必要时帮助联系车辆转送考生。
市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高考期间将增派警力加强考点周边的治安巡逻和安全保卫,迅速妥善处置涉及考试的报警求助,做好重要时段、重要路段的交通管制,及时疏导交通,维护秩序,做到“不让一名考生因交通问题影响高考”。
狠抓考试安全
实现“公平高考”
严把“试卷保密关”。加强对保密人员的安全保密专项教育,严格落实保密工作法律法规、纪律要求,细化试题(答题卡)运送、发放和保管等环节的工作方案,完备试题交接手续,实现试题全过程、无死角的视频监控,严格实行试卷存放期间24小时值班报告制度,确保试卷绝对安全。
同时,为确保考试过程公平,我市通过采取严格督考要求、严格考生入场检查、强化监考环节管理、强化联网巡查监控、强化诚信考试教育等多项措施,治理高考考风考纪,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为保障高考有一个良好公平的环境,我们对市县区各考点展开了实时无线电检测,对‘作弊’信号严防死守。”市教育招生考试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结合人员和设备情况,分为机动监测组和固定机房监测组,确保全市619个考场,监测无死角。考试前,还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考前电磁环境测试,对考点周边进行巡查,严密监测考场周边的电磁环境,对考试作弊的无线电信号及时予以定位和阻断,确保考试安全顺利进行。
整治考点周边环境
启动“静心护考”模式
连日来,市城管部门开展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各考点周围占道经营、高音促销、乱摆卖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各考点周边环境整洁、秩序井然、道路畅通、安静舒心。
“咱们工地距离学校特别近,附近也有居民住宅。不仅要落实好工地各项防疫措施,也要注意高考期间一定不能施工。而且,装卸物料时也注意避免产生噪音。”日前,西秀区城管局执法人员对施工负责人一一叮嘱。
同时,为切实开展好“静音护考”行动,各县区城管部门到学校征求意见建议,协调各个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秩序的治理,及时告知老旧小区改造施工方降低噪音,确保考生有一个安静的备考环境,并提前安排执法队员加大对考点周边环境情况的巡查力度,严管扰民事件,避免堵塞交通,影响考生备考休息。
高考期间,各级城管部门还联合其他部门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问题的巡查力度,严格管控校园周边无照经营、流动摊贩、非法散发小广告等各类环境问题,全力以赴做好环境服务保障工作,助力2020年高考顺利进行。(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