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黄兴琴:真蹲实驻解民忧 用心用情促发展

2020-11-20 14:36:35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我叫黄兴琴,今年50岁,2017年7月,我从安顺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镇宁自治县局派驻到西秀区杨武乡石平村任第一书记。

黄兴琴到茶山上查看茶叶长势.jpg

黄兴琴到茶山上查看茶叶长势

驻村之初,为了尽快熟悉全村的情况,我严格按照驻村要求吃住在村里,“五加二、白加黑”地走村串户,踏遍了石平村17个组的每一个角落,访遍了全村664户农户,走进贫困户、留守儿童、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家中,用心去体味父老乡亲的喜怒哀乐,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好精准扶贫的同时,协调解决群众矛盾纠纷以及具体困难。

黄兴琴到竹荪种植基地了解收成情况.jpg

黄兴琴到竹荪种植基地了解收成情况

扶贫先扶志。驻村期间,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组织村支两委、驻村工作组和全体党员学习十九大精神及脱贫攻坚相关政策知识,持续提高团队脱贫攻坚的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同时,通过入户走访、群众会、院坝会、培训会等方式,大力宣讲党的理论和政策。我还发挥自己农艺师的业务专长,开展针对性的技术业务培训,给石平村群众讲习20余场,受益人数2000余人。

黄兴琴入户走访宣传党和国家政策.jpg

黄兴琴入户走访宣传党和国家政策

要致富,先修路。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帮扶的突破口,通过我多次与派驻单位的沟通协商,安顺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累计投入465.4万元,帮助石平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修建烟水配套工程、机耕道、拦河防护栏、围墙,硬化文化广场、安装太阳能路灯、修建幸福家园等,村容村貌实现了大变样。

黄兴琴入户走访宣传党和国家政策1.jpg

黄兴琴入户走访宣传党和国家政策

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石平村自然环境和土地资源优势明显,立足全村实际,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与村支两委一道,坚决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聚焦产业发展“八要素”,带领石平村的群众抢抓时节发展农业生产,并千方百计引进龙头企业带动群众就业创业,大力培育烤烟、太子参、辣椒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夯实脱贫攻坚经济基础。

黄兴琴与在田地里务工的村民交谈.jpg

黄兴琴与在田地里务工的村民交谈

2017年至今,我们先后引进了多家企业,落成多个项目,有效提高了石平村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建成了贵州大学烟草科研教学基地,占地面积300余亩,投入建设资金500余万元;规划建成烤烟产业综合体一个,占地面积500亩,集烤烟种植、轮作作物种植为一体的“烤烟+蔬菜+水稻+N”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增加烟农收入;成功招商贵州晓百农循环农业有限公司入驻,该公司以生猪养殖、绿色蔬菜种植为主要经营项目,占地面积800亩;引进贵州白峻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流转500余亩土地种植茶叶、水果,将在石平村发展观光农业。

黄兴琴协调化解村民矛盾纠纷.jpg

黄兴琴协调化解村民矛盾纠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四年的时间,石平村发生了神奇的蝶变。村庄美了,道路通了,产业多了,收入涨了,村民笑了。放弃城市舒适安逸的生活,离开患抑郁症需要陪伴的丈夫和年近九旬的母亲,关心不了尚在读书的儿子,担负起带领当地百姓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使命任务,我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出征前的誓言。

驻村期间,石平村修建通组路15.6公里,连户路14.8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400盏,建成20万立方小型水库一个,修建30米长和50米长钢筋混凝土桥梁各一座,实现了所有农户及公共区域的水、电、路、讯、灯等基础设施全覆盖。全村人均年收入从2016年的6300元,提高到了2019年的10800元,实现贫困发生率11.5%的清零。2018年9月,石平村顺利通过国家评估脱贫出列。我也先后被授予“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安顺市脱贫攻坚优秀党务工作者”、“国家烟草专卖局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这是组织对我的认可,也是新的激励。未来,我有信心带领村民群众进一步发展好各项产业,持续增收致富迈向更幸福美好的生活。(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甘良莹 整理)

责任编辑:宋爽 编审: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