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自成蹊 ——陈曾固的故事之八

2021-03-19 11:23:43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作者:文龙生

  1954年秋,中央调陈曾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担任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离开贵州,陈曾固心里有些依依不舍,毕竟这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战斗工作4年多,同这块神奇的土地,同全省上上下下,结下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陈曾固晚年经常这样说:在贵州工作4年多的时期,是他一生中最难忘、最美好的岁月之一。

  但,中央的决定,就是最高命令,必须无条件服从。作为一个参加革命几十年的领导干部,陈曾固深深懂得这个道理。卸任了贵州省的工作后,陈曾固把对贵州的眷恋深藏于心,迅速乘车北上,到北京国家教育部履任新职。

  北京,对于陈曾固来说,再熟悉不过,长城风光、香山红叶,故宫文物、清华北大等等,一一浮现眼前。然而,“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昔日,那是白色恐怖下的北平,陈曾固作为地下党负责人,带领同志们战斗在隐蔽战线,冒着血雨腥风甚至生命危险,同国民党反动派作顽强斗争。今天,这是人民的首都北京,他已成为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堂堂正正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奉献。

  陈曾固到了北京,故地重游,感慨良多。1926年,他从家乡不辞千辛万苦,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北平),读书求学,追求真理,参加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几十年风雨沧桑,几十年弹指一挥间,这里有他和地下党同志坚持斗争的足迹,有许多战友流淌的鲜血。陈曾固还专门到西城区炼果厂胡同,这是他遭反动军警逮捕的地方,那景那情历历在目,难以忘却。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陈曾固,革命成功来之不易,不忘初心,一定要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

  五十年代的教育部,人才济济,名人荟萃。陈曾固到教育部工作,前后两任部长张奚若、杨秀峰,副部长董纯才、叶圣陶、韦悫、林砺儒、柳湜、林汉达,全都是著名教育家,教育界响当当的名人。只有他,刚从地方党政领导部门转岗,教育战线对于陈曾固来说是陌生的。他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在教育部,只是一个新兵,一个门外汉。

  但,陈曾固不犹豫不退缩。他知道教育部岗位的重要性,更懂得要成为合格的教育部领导,就要努力学习,虚心请教,早日变外行为内行。

  “干什么就要研究什么”陈曾固从到教育部第一天起,就有这样的信念。他找来一摞摞文件和书籍,认真学习中央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学习教育管理知识,学习国内外教育名著。他还甘当小学生,不耻下问,虚心向各位部长和专家学习请教。

  陈曾固在教育部工作4年,经过勤奋学习和努力实践,终于历练成为教育战线的内行领导,工作卓有成效。中央有关部门称赞陈曾固在教育部的工作:忠实执行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为发展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勤奋工作。分管中小学教育,强调实事求是,注重教育质量;坚定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多次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调查研究,热情扶持民族教育;分管计划财务工作,千方百计地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最急需的地方,强调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当时写下的不少关于中小学教育、普及教育和扫盲教育的专题报告,至今仍有启迪和教益。

  五十年代初,中国掀起了“以俄为师”的热潮,学习苏联成为当时的基本方针。这种“热潮”是有强烈的时代背景的。二战以后,苏联是能与美国抗衡的世界强国,其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巨大优越性,建设和发展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在社会主义阵营中起到了极重要的示范效应。苏联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给予很大的支持与帮助,让中国的领袖和人民无比感激和赞叹。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发出向苏联学习的号召,举国上下积极响应,教育战线更是走在前列,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向全国教育工作者大声疾呼: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是新中国教育的方向!人民日报连载的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教育学》,犹如一股春风,在中国教育界荡起阵阵涟漪。其时,这种“以俄为师”浪潮,是国际大环境的需要,也是新中国大建设的需要。

  全国轰轰烈烈学习苏联,教育战线冲在前列,陈曾固作为分管中小学教育的副部长,也概莫能外。他紧跟时代主旋律,努力“充电”,学习苏联教育理论知识。凯洛夫、马卡连柯等苏联著名教育家的论著,成了陈曾固办公室和家里的重点读物,他用心啃读,在书上留下密密麻麻的批注,还写出不少读书笔记。

  1955年10月,陈曾固率领中国中小学教师代表团,应邀到苏联访问。这是解放后我国派出的第一个教育访苏代表团,由23名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组成。代表团到苏联后,受到苏联人民特别是教育界的重视和欢迎,他们分别去了莫斯科、圣彼得堡、基辅、第比利斯和新西伯利亚考察,重点学习综合技术教育、学科教学、教师培养、少先队及班主任工作、教育行政领导等。在苏联访问考察期间,苏联教育等部门负责人向代表团作报告,一些学校优秀教师给他们上示范课,学校负责人、教师和学生,友好地同中国教师交流沟通。一个多月的紧张却有意义的访问考察,让中国代表团成员对苏联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代表团教师还见到了大名鼎鼎的俄罗斯教育部长凯洛夫。凯洛夫是苏联享有崇高声誉的著名教育家,他主编的《教育学》对我国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中国许多地方,几乎教师人手一册《教育学》,广大教师对凯洛夫佩服至极,心仪甚久。今天,代表团的教师们,能亲眼目睹凯洛夫本人,亲耳聆听他的讲话,并与他交流互动,可谓喜莫大焉。

  凯洛夫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感情,他亲自同陈曾固等代表团成员进行热情交谈,不厌其烦地回答有关提问,尤其对中国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关于综合技术教育的关系”等问题,凯洛夫作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解答,让中国教师们受益匪浅,深感极大满足。

  陈曾固率领的中国教育代表团,经过两个多月的访问考察,取得了丰硕成果。代表团回国后,陈曾固向教育部作了专题汇报,得到教育部领导和专家们一致好评。教育部还把陈曾固率领代表团赴苏访问考察的经过和收获,书面向国务院报告。

  陈曾固在报刊上发表了《关于赴苏访问考察的总报告》,浓墨重彩地介绍苏联先进的教育经验,影响很大,被称之为“教科书级的教育考察报告”。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为了写好这个考察报告,陈曾固和他的助手花了一个多月时间,不分白天黑夜奋战,整理出五十多万字的原始材料。在此基础上,经过筛选提炼,认真撰写,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了平实质朴、意义深远的三万多字访问考察总报告。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这个报告自始至终,陈曾固亲力亲为,亲自动手,从标题到内容,乃至标点符号,精心构思,仔细推敲,一丝不苟。整个报告的字里行间,浸透着陈曾固的心血和智慧,饱含着他浓浓的教育情怀。

  一个多月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忘我工作,陈曾固消瘦了许多,真的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令人心痛。同志们多次提醒他注意休息,注意爱护身体,但他总是这样说:“考察报告没有完成,心里不踏实,寝食难安!”

  这个考察报告不是走马观花的记叙,也不是泛泛而谈的议论,它重点选择苏联综合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师范教育、教育行政等问题来研究、阐述。这些问题,正是我国在提高教育质量中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通过陈曾固这个费尽心血、精心撰写的考察报告,苏联教育专家在教育方面的创新理念、先进经验等,历历在目,跃然纸上。

  陈曾固的访问考察报告内容丰富,亮点纷呈,指导性、操作性很强,公开发表后,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许多有识之士认为,这个报告中提炼的诸多“苏联经验”,为中国教育探索打开了一扇亮窗。教育部要求,将陈曾固的报告等,编印成小册子和内部参考资料,作为全国中小学、师范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业务学习文件。许多教育机关和学校,还组织学习讨论。

  陈曾固还率领代表团成员,到全国16个省(市)作专题报告,听众及参加座谈者数万人次,产生很大的社会反响。很长时期,谈苏联教育事业,谈苏联著名教育家,谈苏联中小学教学改革,成为中国教育战线乃至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许多教师说,陈曾固及代表团成员的报告,让他们了解到苏联教育的超前和伟大,真是天外有天,大开眼界。

  陈曾固率教师代表团成功访苏,还在中国教育界产生前所未有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些苏联著名教育家,开始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一个热点人物。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一所名叫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他创造性地提出著名的“全面和谐发展”一系列教育理念,并几十年如一日付诸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使帕夫雷什这所偏远的苏联乡村学校,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苏霍姆林斯基为苏联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跻身世界著名教育家之列。多年来,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很受广大中小学教师重视和欢迎,被誉为“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教育家”。

  中国教师代表团的第一次苏联“取经”,影响远远超出了教育系统。可以这样说,陈曾固率领中国教师代表团成功访问苏联,是他对中国教育事业的一大贡献,一大亮点。

  陈曾固在教育部期间,不仅善于学习,勤奋工作,还关心帮助同志,提携年轻人。他是副部长、党组副书记,还兼任部机关党委书记,分管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当年,教育部分来一个叫刘硕如的大学生,他刚参加工作,一腔热血,满身激情,性格直爽,快言快语,对人对事的看法,直言无顾忌。反右运动开始,部里有人认为这个年轻人有右倾思想,想给他戴顶右派帽子。陈曾固却认为这个大学生工作和学习认真,做事积极主动,完成任务好,是个不错的青年,他讲话锋芒毕露但没有出格,更没有原则性错误,不应上纲上线,随意弄成右派。陈曾固是分管整风运动的部长,这几句话,关键时候起关键作用,让这个青年在这次运动中逃过一劫。陈曾固经常找小刘谈话,耐心细致地给他做思想政治工作,使之成长进步很快。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陈曾固还要他当了自己的秘书。

  多年后,这位当年锋芒毕露、不谙世事的大学生,早已成为厅级领导干部。他不时提起这件往事,感慨不已地说:“倘无陈部长的那几句话,自己的人生和命运将被改写。”

(来源:安顺日报)

责任编辑:宋爽 编审: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