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春,陈曾固告别了妻子和两个上小学的子女,只身从北京赶赴兰州,担任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
此时的甘肃,既是西北地区工业蓬勃发展的省份,也是大跃进和浮夸风的重灾区,引起了中央的关注。陈曾固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形势背景下,奉中央之命调至甘肃省的。他在甘肃省工作期间,坚定不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同错误思想和不正之风作斗争,两年后被增选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
初春的兰州,别是一番风景。黄河两岸和河心小岛上,桃花、李花、玫瑰花、梨花相继开放,姹紫嫣红,处处飘香。
迎着万紫千红,陈曾固来到黄河边上的大桥——中山桥,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西北地区第一座在黄河上修建的铁桥。当年,清政府为了修建这座黄河大桥,花了30多万两白银。然而,修建这座黄河铁桥,承建的是德国人;工程技术人员,是德国人和美国人;钢材、水泥、铆钉等全部材料,是德国货。建桥的这些材料物资,从万里之遥的德国,周转天津、北京、西安等地,用轮船、火车甚至马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运到兰州,又花了三年多时间才建成。
陈曾固站在中山桥上,抚摸着冰冷的铁桥,望着滚滚奔流的黄河,多少感慨涌上心头。是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多么的落后,多么的积弱积贫,在黄河上修建这座桥梁,连每一颗铆钉,都要依靠外国,遑论其它了。今天的兰州,解放十年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短短时间,不仅维修加固了外国人修建的这座中山铁桥,又在黄河上建起了多座新颖壮观的铁路桥、公路桥,兰新、兰青、包兰等几条铁路大动脉横贯,交通四通八达。古老破旧的兰州青春涣发、雄伟壮丽,已形成一个新型工业城市,石油、化工和轻工业产品闻名全国。兰州是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旧貌变新颜的一个缩影。抚今追昔,让陈曾固倍感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同时,也为自己成为大西北建设者的一员,深感骄傲和自豪。他决心扎根甘肃,与勤劳、智慧的甘肃人民一道,为甘陇大地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增砖添瓦,奉献力量,不辜负党中央、毛主席的期望和嘱托。
甘肃地处祖国的大西北,虽然有兰州这样的新型工业城市,但由于历史、地理、交通等原因,很大部分还比较偏僻落后,特别是一些“瘠苦甲天下”的山区农村,“三农”问题尤为突出严重。
陈曾固在甘肃省委几个书记中,主要分管宣传思想、科教文化等。但从小生长在农村,参加革命后领导过土地改革,这些经历,使陈曾固对农民有很深厚的感情,也格外关注农业农村工作。
陈曾固历来有个习惯,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工作,换了一个新的岗位,他都要找来地方志、部门志,档案馆文献,报刊杂志,以及有关的资料史料,广泛阅读,仔细琢磨。通过这种博览,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地理、人文风物,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情况,对于今后的工作,大有陴益。几个月时间,陈曾固就认真研读了巜甘肃日报》合订本、《甘肃志》《甘肃十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等重点书刊资料,对甘肃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有了一定了解。特别是定西、天水等地农村的穷困贫瘠,给陈曾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甘肃省委主要负责人不从甘肃实际出发,曲解党中央政策和毛主席的指示,喊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过左口号,制定了一些违背经济规律的生产高指标,并强行付诸行动。对提出高指标,虚报浮夸的单位,当标杆插红旗表彰,而对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单位,则插白旗进行批判斗争。这种层层浮夸风,对甘肃发展经济特别是粮食生产,造成极大的伤害。至1960年冬,全省农村已有四分之三的地区严重缺粮,人民的生活水平大为下降,忍饥挨饿者逐日增多。
陈曾固虽不分管农业工作,但他同省委其他领导一样,对甘肃的这种极度的浮夸风,以及带来的严重后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断抵制。省委主要负责人却凌驾于省委之上,打击不同意见的同志,一意孤行,使甘肃省浮夸风越演越烈,粮食问题越来越严重,缺粮饿死人现象屡见不鲜,引起全省干部群众极大不满,不断有人向上反映。
甘肃省委主要负责人大搞一言堂,打击正义呼声,肆无忌惮地瞒上欺下,导致全省严重缺粮、危及生命的信息,传到了中南海,党中央、毛主席极为重视,迅速作出指示:“甘肃的问题,西北局要早日解决。”1960年11月,党中央派出中央监委副书记钱瑛为组长的中央工作组,带领大批干部到甘肃专门检查工作,深入了解情况,倾听群众的呼声,揭露了甘肃省委工作中的严重错误,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1960年12月,在中央工作组的配合下,西北局在兰州召开了书记处会议,陈曾固等甘肃省委领导参加了会议,并作了深刻的发言。这次会议严厉揭批了甘肃省委工作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批判了省委主要负责人的严重错误,并调整了省委领导班子。会议重点讨论了怎样解决好人民生活的问题,要求新的甘肃省委要全力以赴,切实安排群众生活,控制严重局势,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农业和工业生产,扭转被动局面。这个专门解决甘肃问题的西北局兰州会议,就是以后被人们广泛称赞的“西兰会议”。
“西兰会议”是甘肃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解决了甘肃政治、政策上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普遍严重的缺粮问题,扭转了甘肃经济困难的严峻局面。“西兰会议”在整个甘肃震动很大,全省党内外广大干部和群众,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大家认为“西兰会议”完全反映了甘肃人民的迫切要求,挽救了不少在饥饿线上挣扎的生命,是一个非常及时的“救命会”。会议结束后,甘肃省委立即作出决定,派出省委班子成员到各地传达会议精神,抽出各级干部快速深入农村,全力抢救人命。陈曾固主动向省委申请,要求到浮夸风和缺粮最严重的天水地区,传达贯彻“西兰会议”精神,组织抢救人命,开展生产自救。
天水地区占有地理、气候、交通和物产优势,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但在甘肃省委主要负责人的错误影响下,天水地区农村的贫困状态和缺粮形势,比省内其它地区有过之无不及。1959年和1960年,天水地区300万人口中,百分之四十几的人口,生活"极度困难"。一段时期,农村大片的土地荒芜,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农村形势日趋恶化;许多工厂由于严重缺乏原材料,被迫停产,全区的工业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这些经济问题直接成为民生问题,严重影响到社会秩序,天水出现了解放以来最困难的危机。
陈曾固来到天水后,立即召开地、县(市)紧急会议,迅速传达“西兰会议”精神。他在会上说,党中央、毛主席很关心重视甘肃出现的严重缺粮问题,中央调拨的粮食,还有救灾款、医药、生活物资等,马上就要到达甘肃,到达天水,发放到群众手中。天水的干部群众,一定要坚信共产党,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渡过难关。大家还要千方百计战胜困难,恢复生产,使日子慢慢好过起来,天水的明天是美好的!
天水地委在陈曾固的帮助下,在贯彻中央、省委纠正“左”的错误中态度坚决,政策落实深入人心。选派公道正派的干部,下乡监督发放粮食。工业上实行大力精简职工,减少城市人口,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缩短工业线、降低不切实际的生产指标,关、停、并、转一些“大跃进”企业。农业上全力开展生产自救,较快恢复生产,很快控制人员死亡、外流现象,逐渐使人心安定,社会秩序向好。
陈曾固重视调查研究,每天都深入贫困农户家中,与他们同吃同劳动,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情况。他还用古人的诗句告诫各级干部: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说,连郑板桥这样封建时代的官吏,都会对百姓有如此的关怀牵挂之心,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更应该情系人民群众,时刻关心他们的冷暖与安危,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生产生活的燃眉之急,后顾之忧。在陈曾固的支持下,天水地委坚决贯彻省委放宽政策的指示,做到几个允许:允许浮肿病人打粮回家做饭,允许宰杀老残羊,办营养灶;允许社员开小片荒地,允许社员饲养鸡、猪、羊等,还提高了社员的粮食供应标准,等等。这些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天水广大群众逐步走出饥饿,开展生产自救,促进了全区农业、手工加工业的恢复和发展。
陈曾固心里装着老百姓,时常惦记农村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当时的天水地区,还有不少农村属穷乡僻壤,不通公路,物资交流靠人挑马驮,人员进出只能双脚步行。陈曾固告诉地、县负责人,一定要不留空白点,深入到最艰苦最贫困的地方去,那里的老百姓更需要帮助!一天晚上,陈曾固听说天水有个边远村寨,农民缺粮极严重,有的人已饿肚子多日。他赶紧叫来有关人员,带领他们连夜赶路,将粮食送到这些正在受到饥荒威胁的农民手中。这时正值隆冬季节,零下十多度,屋外西北风狂吼,还下着鹅毛大雪。同志们说,太晚了,天寒地冻,你已年过半百,身体又不好,等天亮再去吧。陈曾固严肃地说,抢救人命,一刻也不能等!赶紧走,越快越好,等到明天,谁知道会出现什么!
话音一落,陈曾固就拄着拐棍,带着干部扛起粮食,顶着凛冽的寒风和大雪,一步一个脚印,直奔目的地。午夜时分,这个村寨乡亲们得到陈曾固一行送来的粮食,泣不成声地说,感谢陈书记冒着风雪,连夜送来救命粮,这下子我们有救了。陈曾固看着这些在艰难困苦中挣扎的乡亲,眼睛不禁一热,哽咽地说,“对不住父老乡亲,你们受苦了,我们来晚了!”他接着说,大家要感谢的是共产党,粮食是党中央、毛主席亲自下令调拨来的!我们要振作起来,恢复生产,重建美好生活。
陈曾固公而忘私,忠孝两难全。很多时候,对于老百姓的大事小事,他什么都记得住,什么都关心,可就是不关心自己的私事家事。在天水组织“抢救人命”时期,陈曾固的父亲在安顺病逝,接到家里的电话后,他向家人表示工作太忙,脱不开身去奔丧,并对丧事作了简单交代。他没有告诉组织,也没有告诉身边的同志,而是将悲痛压在心间,成天装着若无其事,奔走在天水的山乡村舍,出现在老百姓最需要的时候。然而此时此刻,千里之外的贵州安顺,正在料理丧事的陈家,亲友们多么希望陈曾固出现啊。因为,他是家里的“长子长兄”,在全家人心目中,他是大家庭的主心骨,顶梁柱!
其实,陈曾固在天水的这些日子,也经常犯病,可他不让同志们发现,一闹病就悄悄吃几颗药,然后该干啥就干啥,从不影响工作。当年有幅珍贵照片,陈曾固同天水干部群众合影,这可能摄于荒野山区赶路途中,陈曾固拄着棍子,看上去身体很虚弱。共产党人的信念和精神,支撑着陈曾固通宵达旦工作,但毕竟是血肉之躯,虚弱身体总有撑不了的时候。陈曾固终于被伤病击倒了,一天,他到天水一个很边远的山区农村访贫问苦,帮助挣扎在饥饿线上的农民解决粮食问题时,突然眼前一黑,讲活中断,晕倒在身边同志身上。他的病情挺严重,那山沟沟不通汽车,又缺医少药,急得周围的同志团团转,只好跑到区里打电话报告。省委获悉后,立即联系兰州军区,派直升飞机赶到现场,将昏迷不醒的陈曾固送到兰州抢救治疗。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人民永远记住他!”这句诗用在陈曾固身上,最贴切不过。文革十年浩劫,陈曾固被打成叛徒,坐了多年监狱,后转至天水,软禁在图书馆一间破旧房子里。人们闻讯后,互相转告,许多不知姓名的干部、群众,冒着受株连的危险,偷偷跑来看望,还悄悄送来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这些干部群众说:“虽然我们不认识陈曾固,但他在‘抢救人命’的时期,为天水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是真正的共产党的好干部,我们看望他,给他送点东西,发自内心,无所畏惧。”天水干部群众的这份善良、淳朴的感情,让陈曾固十分感动,一辈子难以忘怀。他经常告诉家人,一想起天水老百姓冒险来探望他的情景,就会情不自禁流眼泪。中国的老百姓,最善良最有良心,全世界罕见。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此时此刻,艾青的这句名诗,最能表现陈曾固对甘陇大地的一片深情。
(来源: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