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奔腾不息,西秀塔山历经风雨岿然屹立,见证着安顺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时代风云变化,岁月诡谲变迁。穷困、贫苦,湮没在了历史的漫漫长河中,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富美安顺圆梦全面小康。
全市6个县(区)全部脱贫摘帽,54.5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2万人搬出大山,彻底解决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共同迈进打造现代化富美安顺的新征程。
回首过去五年,忘不了,安顺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情怀;
忘不了,广大干部群众咬住目标攻坚克难、决战贫困的奋斗历程;
过去五年,市委、市政府践行了“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庄严承诺,全市上下书写了一份摆脱绝对贫困、走进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亮丽答卷。
过去五年,安顺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图为关岭火龙果丰收。李永忠 摄影
吃不愁、穿不愁,群众生活有保障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绝不让一个人掉队。”安顺人立下愚公志,誓圆小康梦。
然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打赢脱贫攻坚以来,全市8.2万人搬出大山。图为镇宁景宁小区易地扶贫安置点
地处镇宁自治县南部片区的简嘎乡是全省9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让百姓住进好房子不仅是贫困群众的心中所盼,更是当地政府的工作目标。
风停了,雨住了,冬日的暖阳慢慢地照射出屡屡光亮,洒在了简嘎乡磨上村易地扶贫安置点。于是,红的墙、琉璃瓦、绿的树、格外亮丽。
“欢迎欢迎,快到屋里来!”搬迁户李斌站在家门口笑盈盈地迎接记者。在他身后,是一排排崭新的安置房。
“这岂止是易地扶贫安置房,更是我们的‘暖心房’。”曾经饱受危房困扰的李斌,现在搬到了新家,如今美滋滋的,“现在外面风再猛、雨再大,我这心里也安稳着呢。”
李斌的安稳生活是我市有效实施精准扶贫的缩影。
过去五年,安顺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图为大营镇大营村鼠场坡组村民打开房前水龙头洗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脱贫攻坚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动员一切力量、集中全部优势、投入所有精力、采取过硬措施,持续推进脱贫政策精准落地。
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安顺大力推进搬迁群众就业工作。图为镇宁江龙镇小城镇搬迁安置点喜宝“安踏体育”鞋面加工厂生产车间工人正在作业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让贫困群众圆了安居梦。在“十三五”期间,全市易地扶贫搬迁累计搬迁入住82103人。在农村危房改造方面,全市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5651户,透风漏雨整治11091户,人畜混居整治3837户,实现农村危房改造全覆盖。
发展教育,斩断穷根。安顺市深入开展“三帮一”(即一名教师、一名村干部、一名家长或监护人帮扶一名辍学学生)劝返复学行动,持续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辍学失学,推动实现义务教育全覆盖。全市新增教师4338人,老师队伍结构明显改善,从学前到高校的学生资助全覆盖,资助贫困学生累计投入24.8亿元,实现“应助尽助、精准资助”。
医疗保障,防止返贫。全市建成80个乡镇(街道)达标卫生院,1007个行政村每村至少有1个合格村卫生室、1名合格村医,并配置基本诊疗设备,备有常用药品。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应签尽签,4类重点慢病患者签约率和签约慢病患者随访率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动态应保尽保,大病应治尽治。
住进新房子,喝上干净水,看病、求学无忧……全市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全部实现,自我发展能力稳步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产业兴、日子旺,百姓齐唱“致富经”
基本生活有保障并不是扶贫工作的终点,能让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富起来才是彻底摆脱贫困的“法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变‘输血’为‘造血’”——这些常挂在安顺扶贫干部嘴上的话,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产业扶贫的重要性。
虫鸣、花香、菜茂,院落冬日暖阳,一幅美妙的画卷呈现出来……
平坝区高标准蔬菜示范园区核心区
平坝青庄坝区,冬日的余晖洒“生菜大王”朱胜成的脸上,看着满坝区的蔬菜,老朱脸上泛起了笑容:“没想到这蔬菜一年比一年收成好。”
2000年,由于家庭困难,朱胜成到云南打工,主要从事蔬菜种植。2014年底回到老家平坝区平元村探亲时发现,家乡的土地因为劳动力外出务工很多都是荒废的。
在当地扶贫干部的帮扶下,朱胜成带着在云南学到的育苗、移栽、喷灌等技术回到了平元村,当起了“职业菜农”,开启了蔬菜种植致富之路。
就这样,种植规模由50亩扩大到300亩,种植方式由单打独斗变成合作社。每年用工5000多个,开出劳务工资60多万元,他不仅自己脱贫,还获得了“生菜大王”的雅号。
要想富,谋产业。过去五年,为提高农民收入,安顺市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力推进农业产业革命。安顺市在市级层面组建了9个特色产业发展专班,全力推进9大主导产业和500亩以上坝区结构调整,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形成“一县一业”产业格局。涌现出西秀区大坝村、茶岭村,平坝区塘约村、高田村等100个“一乡一样板”典型示范村。同时,以“村社合一”为基础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全面消灭“空壳村”,并全力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保障贫困户稳定获得收益。
平坝区十字乡青山村平坝肉牛(黑牛)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基地饲养的黑牛
今年来,围绕“依托一产、壮大二产、催生三产,一二三产融合联动,做大经济总量,推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思路,结合“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数智化、规模化、全球化、融合化”的工作要求,安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2021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6.2亿元,同比增长9.2%,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增速排位全省第2位,第一产业增加值71.21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增速排位全省第1位。
农业产业有特色、接地气、覆盖面广、带动人口多、可持续性强的扶贫产业,让乡亲们发展生产更加有底气、更加有奔头,绿水青山成了帮助百姓富起来的金山银山。
笑容多、腰包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群众动力是基础。
从过去“揣着手等”“背着手看”,到现在“甩开手干”“你追我赶”,比着把日子往好里过。如今,安顺的脱贫群众不仅日子越过越红火,思想上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村里的保洁员岗位了,他第一个举手喊‘我干’!”在紫云自治县板当镇翠河村村民孙小平家,村支书杨天忠为他竖起了大拇指。干上公益岗后,孙小平每天出门收两趟垃圾,一年就在公益岗上收入9000多元,加上护林员的工作,一年的收入超过18000元。“现在养病期间,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挣点钱,挺好!”
交谈中记者得知,孙小平的前些年突发疾病,全家搭进去不少钱。老婆常年外出务工挣钱,孙小平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家生活生活。因生病动了大手术,干不了重活,不服输的他不仅抚养两个孩子的生活,还担任起村里的保洁员和护林员。“农村人就得认干!我是只要身体能干,绝不偷懒。”
村支书杨天忠告诉记者,现在全村在创建宜居乡村,孙小平每天干完活,还主动组织村民打扫各自家中的卫生。“现在的村里,环境整治让乡村更宜居,产业兴旺让生活更富裕。”孙小平笑着说。
腰包鼓了,生活好了,脱贫群众的信心更足了,干劲更大了,笑脸更多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脱贫攻坚过后,农民笑容多、腰包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图为关岭自治县农民丰收节现场当地少数民族同胞包粽子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指导,专门就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出明确要求。
今年来,市委、市政府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贵州时提出的“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发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强化动态监测、产业帮扶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抓实“3+1”保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如今,在安顺,广袤田野美丽如画,乡村道路四通八达,特色产业生机盎然,工业产业逆势突围,发展潜能加快释放……全市上下正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