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改革发展极不平凡、各项事业成果丰硕的五年。五年来,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两条底线不断筑牢、小康社会同步建成、改革开放成效卓著、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生活日益美好,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安顺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的有力指导下,在市“一府一委两院”和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及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依法行使职权,各项工作跃上新台阶、迈出新步伐、取得新业绩、激发新活力、呈现新气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高水平建设作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
一、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大事业蓬勃发展跃上新台阶
本届以来,市委先后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出台重要文件措施等,为全市人大事业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常委会自觉在市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全力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坚持理论武装增动力,提升人大工作新境界。常委会自觉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首位,建立健全“思想引领、学习在先”学习机制,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坚持常委会会议、党组会议、主任会议、中心组学习第一时间、首要议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调研、代表视察等,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作为依法履职的第一课,自觉把总书记对贵州的特殊关怀贯彻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坚持党的领导正航向,把准人大工作新定位。市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就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国有资产管理、加强和改进立法等出台文件,每年听取人大工作汇报,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履职。常委会自觉把市委决策部署贯穿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中,推动市委工作要求落地落实。坚持重要会议、重要立法、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63件次;坚持加强常委会及机关党的建设,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81人442个职位。人大工作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程序更加规范、成效更加明显。
坚持围绕中心担使命,展现人大工作新作为。市委坚持把人大工作与党委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事关发展和民生的重大事项,向人大交任务、提要求,推动人大工作取得建设性成就。常委会始终在参与中心工作中展现担当作为,连续4年牵头开展重大项目督导督查,实地督查项目2168个,提出意见建议258条,推动解决问题485个;牵头做好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督促帮扶,截止2021年12月31日,新增上规入统农产品加工企业91户,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牵头抓好全市茶产业专班工作,积极参与安顺盘江普定电厂、军民融合、招商引资、联系企业、巡河、机场建设、贫困村帮扶、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重点专项工作。“市委有安排,人大有行动”成为人大干部最鲜明的履职本色、最厚重的干事品格。
二、 坚持立良法保善治,地方立法稳步推进迈出新步伐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常委会始终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五年共制定地方性法规5部,开展立法调研11项,地方立法取得新成果、迈出新步伐。
突出地方特色,立法质量全面提升。紧扣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制定我市第一部实体法规《安顺市虹山湖公园管理条例》。突出地方特色,制定全国市州一级第一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法规《安顺市亚鲁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聚焦重点领域立法,制定《安顺市城镇绿化条例》《安顺市村寨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安顺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现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立法领域全覆盖。每出台一部法规,均召开高规格的宣传贯彻大会,法规实施均取得良好效果。
突出主导作用,立法机制更加完善。全力构建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科学立法格局,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注重政府和部门在立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开门立法、民主立法,把立法过程变成凝聚民心、集中民智、体现民意的过程。积极探索立法工作机制建设,为科学规范立法选项,制定我市地方性法规立项办法;为提高立法质量,出台咨询专家库管理办法;为解决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问题,建立立法基层联系点制度。我市立法工作机制更加规范和完善。
突出法制统一,备案审查不断规范。建成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系统信息平台,备案审查迈向规范化、数字化、制度化。5年共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备规范性文件35件,审查市人民政府和县区人大报备的规范性文件213件,配合国家和省级层面完成法律法规立法调研及征求意见68部。指导自治县修订和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部,有力维护了国家法制统一。
三、 坚持强监督促发展,服务大局扎实有效取得新业绩
服务改革发展大局是时代赋予人大的使命担当。常委会始终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全力实施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五年共开展执法检查12项,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20个,开展专题调研135项,满意度测评55项,专题询问5次,依法作出决议决定和提出意见建议680余项(条)。
坚定不移议大事、督大事、决大事。聚焦夺取脱贫攻坚战重大胜利,创新提出“五抓五促”工作举措,连续4年召开现场会系统推进,听取审议脱贫攻坚方面专项工作报告21个,对大扶贫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和跟踪检查;纵深推进“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55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300多名人大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15800户,发展产业2800个,协调资金近10亿元。“五抓五促”助力脱贫攻坚“安顺模式”9次获省人大和市委领导批示点赞,10名人大代表获全国脱贫攻坚优秀表彰,76名人大代表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表彰,418名人大代表获市县脱贫攻坚优秀表彰。
聚焦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胜利,第一时间向人大代表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全面参与疫情防控;第一时间调整年度监督议题,在全省第一家听取疫情防控专项工作报告,推动前期医疗物资短缺等问题妥善解决;第一时间对传染病防治法、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开展执法检查,推动我市疫情防控工作依法科学有序进行。常委会1名领导带队千里驰援鄂州,圆满完成市委交办的重大政治任务。
聚焦夺取污染防治攻坚战重大胜利,系统部署和检查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实施情况,调研全市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用法治力量守好安顺绿水青山。连续3年对虹山湖公园管理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项督查,依法保护安顺“城市会客厅”。每年听取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连续5年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开展联动监督,聚焦黑臭水体治理首次开展环境保护专题询问,依法守好安顺这片蓝天、碧水、净土。
坚定不移谋发展、推发展、促发展。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鲜明主题,听取审议计划、财政报告,认真开展“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专题调研,依法作出“十四五”规划纲要决议,全面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组织开展省外来投资服务和保障条例执法检查,对141户外来投资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分类列出问题清单,交相关部门整改落实,全力营造良好法治发展环境。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专题调研和专题询问,主任会议组成人员带队深入县区一对一访谈企业302家,推动解决问题218个。
聚焦守好人民群众“钱袋子”,强化预算决算监督,听取审议预算执行、调整、决算情况报告,紧扣“六稳”“六保”作出决议决定。认真落实新预算法和中央文件精神,实现审计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向人大报告常态化长效化。全面建成预算联网监督平台系统,实现对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实时在线监督。出台我市各级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制度,比国家要求提前1年实现市县两级报告工作全覆盖。创新财经监督提质增效的“安顺经验”获省人大肯定。
坚定不移护民利、聚民意、惠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听取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养老、就业、基本医疗保障、城区公共交通运营、棚户区改造等专项工作报告18个,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对主城区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社会救助等民生热点开展专题询问,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开展持续跟踪监督,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对标对表全国人大和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市监察委员会关于廉政教育的专项工作报告,示范带动县区人大听取监委专项工作报告全覆盖。听取审议全市禁毒、公安执法规范化、谁执法谁普法,以及法院环境资源审判、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和检察院民事行政及公益诉讼检察等工作报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 坚持优服务重保障,代表履职亮点纷呈激发新活力
坚持代表主体地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常委会始终尊重代表主体地位,提升服务保障工作水平,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推动代表工作更显活力,代表工作经验典型不断涌现。
着力改进代表履职工作。制定加强和改进代表履职有关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与168名基层人大代表开展经常性联系。全面建成代表履职网络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所辖乡镇、街道普遍建立代表联络站,同步建成网上联络站92个。完善代表学习制度,举办代表履职培训班6期,培训代表400余人次。提高代表活动经费标准,提升代表履职服务保障。
着力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邀请200余名省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11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参与人大立法、监督等活动。认真组织省、市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向省、市两级及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1009条。圆满完成广西人大组织全国人大代表跨省赴我市专题调研的服务保障工作。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充分发挥代表的优势和作用。
着力提升建议办理质量。五年共提出议案建议589件,数量为上一届的2倍,为我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建成代表建议网络办理系统,建立代表建议办理跨年“回头看”制度,连续三年实现“B”类件转“A”类件均在70%以上。完善市委常委和人大、政府领导班子重点督办制度,重点督办建议97件,以点带面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本届代表所提出的议案建议,已全部办结并答复代表,“四抓好四提高”办理做法成为全省人大推介学习的“安顺样板”。
五、 坚持夯基础固根本,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呈现新气象
打铁必须自身硬。常委会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任务,不断推动人大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始终突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巩固和扩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认真开展干部作风教育大整治专项行动,确保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人大工作中全面贯彻和落实。积极配合和接受省委巡视组、市委巡察组对常委会及其机关的巡视巡察,扎实做好整改工作,努力营造风清气正、依法履职的良好环境。
始终强化履职能力提升。制定和修订常委会及其机关工作制度36项,进一步提升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在市委的重视和关心下,市人大新设立社会建设委员会,组建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常委会机关新设立代表联络服务中心,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力量进一步加强。加强对基层人大工作的指导和联系,举办专题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600余人次,全市人大工作整体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
始终推动理论实践创新。举办全市和参加全省人大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系列活动,获省一等奖1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个、优秀奖16个。启动安顺人大新闻奖评选,首次实现我市参评作品获贵州人大新闻奖评选一、二、三等奖全覆盖,其中,2020年获奖数量位列全省第一。加强人大制度理论研究,19项课题入选省人大研究课题,部分获优秀等次。讲好民主故事、人大故事,出刊《安顺人大》30期,成稿300余万字,各级新闻媒体共宣传报道安顺人大新闻2500余篇(条)。抓好人大制度专项改革工作,完成重点改革任务12项,2项课题入选全市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案例选编。
五年工作的主要体会
回顾五年的履职实践,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我们有以下五个方面深刻体会。
惟有坚持党的领导方能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之所以取得新的成效,关键在于市委的坚强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本届内市委先后召开1次人大工作会议,出台人大工作方面5个重要文件,为我们更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人大工作完善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我们自觉在市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始终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履职尽责,确保人大各项工作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领导、实现党的领导。
惟有坚持人民至上方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履职尽责,使每一项监督、每一个决定决议都体现和维护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增进人民福祉。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邀请200余名群众旁听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等活动。为保障改善民生,本届安排民生方面的项目占全部监督议题的一半以上。
惟有坚持服务大局方能展现人大担当作为。人大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始终从全市改革发展大局来谋划和推动人大工作,坚持把中央省委要求干的、市委部署干的、“一府一委两院”重点干的、人民群众期望干的事作为人大工作的重心,聚焦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疫情防控阻击战、污染防治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以及市委交付的重大项目督导、农产品加工转化、茶产业发展等中心工作,创造性开展人大立法、监督等工作,全力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惟有坚持厉行法治方能加快依法治市进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我们自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举办全市“学习尊崇宪法、维护宪法权威”报告会,开展“全民学习宣传宪法监察法”竞赛,327支代表队1308名队员广泛参赛。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充分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促进我市国家机关依法推进各项事业。
惟有坚持守正创新方能提升履职工作实效。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我们坚持把推进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结合起来,丰富拓展人大制度、人大工作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聚焦立法途径创新,建立咨询专家库,聘请立法咨询专家46人,建立立法联系点15个;聚焦监督方式创新,形成“审议+测评+询问+跟踪”全链条监督模式,建立“三看监督法”和专题询问“三关工作法”;完善跨年监督问效机制,推动28个项目本届内均开展2次以上监督。
今后一年的工作建议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市第五次党代会开启了建设幸福美好新安顺的新征程,人大工作舞台更为广阔、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建议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在中共安顺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紧扣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1558”发展思路,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安顺作出人大新的更大贡献。
一要更加坚定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工作大局谋划和开展工作,切实做到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持续抓好市委交付人大牵头落实的各项中心工作任务,全力推动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要更加坚定自觉推动依法治市。科学制定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严格报批法规审查,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安排审议安顺市殡葬管理条例,年内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做好安顺市节约用水条例再次审议工作;开展安顺市餐厨垃圾管理条例立法调研,推动立良法保善治。加强对自治县立法工作指导,持续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
三要更加坚定自觉服务中心大局。围绕市委提出大力实施“八大工程”,寓支持于监督之中。聚焦工业突破工程,抓好中医药特色轻工业等专题调研;聚焦城镇提升工程,对安顺市城镇绿化条例开展执法检查;聚焦旅游提质工程,对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开展专项监督;聚焦农业增效工程,强化乡村建设、林下经济等工作监督;聚焦数字赋能工程,持续抓好茶产业数字融合发展;聚焦绿色引领工程,持续对年度环境目标完成情况开展监督问效;聚焦改革创新工程,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开展监督;聚焦民生优先工程,对民法典和食品安全“一法一条例”开展执法调研和检查,听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自然灾害防治等工作报告。持续强化经济运行、预算执行、审计和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监督,听取审议全市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报告,对标上级人大的做法,适时听取市监察委员会专项工作报告。
四要更加坚定自觉联系人民群众。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持续推进“双联系”常态化规范化,全力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持续抓好“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加大代表培训力度,分期分批组织代表履职学习培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加强代表建议跟踪督办,进一步提升落实率和满意率。
五要更加坚定自觉加强自身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意见,按照“四个机关”建设新定位新要求,突出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使之成为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机关,成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成为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