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折翼天使撑起一片天——市残联关爱保护未成年残疾人工作纪实

2022-08-21 18:44:14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今年以来,市残联不断加强未成年残疾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通过开展关爱残疾儿童的特色活动,为未成年残疾人健康快乐成长提供更人性化、多元化的服务,用爱为“折翼天使”插上翅膀。

image.png

康复项目助残疾儿童融入社会

“宝贝儿,来,往这边爬——对啦,真棒!”8月19日,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10个月大的脑瘫宝宝圆圆(化名)在康复老师的引导下,流畅地做完了爬、翻身、抓物等一整套动作。看着孩子这几个月的巨大变化,孩子的母亲王女士流下了欣慰的泪水。这一切,都得益于《关于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实施方案》的出台。

近年来,市残联通过市妇幼保健院、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等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开展抢救性康复,利用各县区的医疗机构开展康复支持性服务万余例。刚满5岁半的木子(化名)是重度自闭症患者,目前正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免费康复训练。该中心负责人介绍,刚来中心时,木子不说话、不与人交流、生活无法自理。经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训练后,木子变化明显,现在能通过语言表达基本的需求,能独自吃饭、穿鞋,还喜欢上了画画。

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大康复救助力度,2022年上半年开展肢体残疾儿童、智力残疾儿童、自闭症、听力障碍儿童语训等康复训练项目救助417人,补助资金392.4万元。完成康复支持性服务3002例,补助资金76万元;残疾儿童矫治手术18人,儿童假肢矫形器免费安装29人,补助资金25.03万元。不同程度改善了“折翼天使”的残疾程度,有效减轻了他们的家庭负担,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image.png

贴心服务温暖残障儿童家庭

近日,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几位残障儿童的家长正在展示残障儿童康复课程。

“平日里都是老师给我们上课,今天自己上台做展示,除了展现平时家庭康复的成果,也是树立我们家长的信心。”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家里有一个6岁大的听障儿童,刚诊断出听障问题时,通过市残联的介绍,来到了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家长也可以在这里学习怎么教导孩子进行康复训练,怎么学听、学说、学自理。

康复中心针对残障儿童的家庭,特意开设了家长服务工作。“平日里我们就对新入训儿童的家庭进行个案评估,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一对一’心理辅导、‘读书百益’、‘趣味教玩具’、‘家长喘息活动’等活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负责人说,通过这些平台,家长与孩子、家长与中心、家长与家长之间形成了互助、支持的良好氛围,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消除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健康发展。

image.png

整合资源多形式关爱残疾儿童

残疾儿童由于身心缺陷等各种原因,其融入社会比一般人要困难得多。近年来,市残联联合教育、卫健等多家部门开展残障儿童演讲比赛、文艺汇演、亲子游戏、公益体检、融合教育等系列爱心助残活动,引导残健共融,助残疾儿童健康成长。每年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残疾人的重大节日节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助残活动,营造平等、互助、友爱、和谐的社会氛围,让残疾儿童共享文明成果,共同沐浴幸福阳光。同时,加大对残疾儿童康复、残疾儿童优秀典型事迹的宣传推介力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未成年残疾人的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引导残疾儿童树立康复信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让他们心中充满阳光,促进残疾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此外,市残联还积极开展扶残助学活动,争取到彩票公益金学前教育项目资金数十万元,资助残疾儿童就学近百名,督促各县区做好各类“圆梦大学”活动和助学帮扶工作,帮助残疾大学新生争取数十万元扶持资金,确保上线残疾高考学生录取率和入学率达100%。抓好学龄前残疾儿童融合教育,利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与西秀区特殊教育学校人财物资源,共同创办了“安顺市残疾儿童幼儿园”,2021年9月幼儿园正式开班,目前该幼儿园已招生6名残疾儿童在园就读。(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刘念)



责任编辑:陈婷 编审 吴丹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