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贵州茶】从靠“乌金”吃饭到以“绿金”致富 贵阳久安乡借“茶”绿色转型

2024-08-08 22:30:43    来源:   多彩贵州网      

编者按:

贵黔山水,钟灵毓秀,藏珍蕴藉。

数据显示,贵州茶园面积从2014年的524万亩扩展至2023年的逾700万亩,稳居全国前列;全省茶产业综合产值同期也由270亿元跃至630亿元。

多彩贵州网特推出【打卡贵州茶】栏目,从贵州茶产业链条出发,采访茶农、制茶人、科研人员、茶馆馆主、外来寻茶者等,反映贵州好生态孕育干净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现如今的久安乡山绿了、水清了,久安人富在其中、乐在其中。”8月7日,聊起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的变化,久安乡的制茶师傅、茶产业致富带头人项朝富感慨道。

久安乡曾是花溪区最富裕的乡镇,煤炭开采历史长达百年,当地村民大多以煤为生,鼎盛时期有大大小小的煤窑400多个。

以前,在久安乡出门需要两双鞋,一双鞋,在乡里的煤渣路上走,一双干净的鞋,走出久安乡再换上。

项朝富一边泡茶一边介绍久安乡产茶历史

2010年,为了保护下游阿哈水库的水环境,久安乡陆续关停了境内所有煤矿,取而代之的是以茶产业为支点的绿色转型。

从靠“乌金”吃饭到以“绿金”致富,久安乡借“茶”实现绿色转型。聊起这段历史,项朝富打开了话匣子。

今年62岁的项朝富在没开茶园之前,是久安乡猫冲煤厂的矿长。自家煤场关闭后,他寻思不能闲着,总得找点事做。

“《贵州从志》里曾有‘煤炭窑’茶叶上贡朝廷的记载,境内仍保存有较为完整的中国盐茶古道1000余米。”他说,久安森林覆盖率高,常年云雾缭,平均海拔在1110米以上,适合茶叶生长,境内古茶树有54000多株,树龄在400—600年。

想到久安乡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他便想种茶试试,于是种下300亩茶园。

考虑到产量,他种下“台地茶”,这种茶通常都是使用扦插苗,大批量密集种植。此外,“台地茶”还可以制作加工成红茶、绿茶、武乌龙茶等不同茶类的茶叶销售。

为了制作出好茶叶,项朝富一边跟老师学习一边自己琢磨制茶。他常常跟着茶农一起采茶,晚上回家便制茶炒茶,忙到后半夜是常事。

采摘、萎凋、杀青、揉捻、烘干等每一道工序他都熟读于心。尽管后来引入机器,可以产量化生产。项朝富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项朝富依旧喜欢待在制茶室里制茶。

“台地茶”加工制作出来的白茶

项朝富解释道,制茶的温度、湿度、柔和度等,都需要用双手感知,用鼻闻香。只有每一步都做好了,做出来的茶叶才会有品质有口碑。

去年,茶园营业额达到30万元,一年卖出2000斤茶叶,茶叶大多销往贵州省内。制茶之余,项朝富还在自家茶园旁经营起了农家乐,开设起了茶旅体验项目。

“每年清明前后是采茶旺季,乡里的50多名村民都过来帮我采茶青,一斤50元,有些村民一天能有400元左右的收入。”项朝富说,村民家里种了茶叶,还可以把茶青卖给我加工。

如今,久安乡茶产业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先后获得“贵州十大最美茶乡”“高原古茶树之乡”等荣誉称号。

生产车间

2011年初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莲为组长的国内知名专家组,对久安古茶树进行鉴定并得出“久安古茶树是国内已发现的最古老最大的栽培型灌木中小叶种茶树”的权威结论,具有重要利用和研究价值。

2017年8月3日,全国首部省级层面关于古茶树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正式出台。《条例》结合实际,从法律上给予补古茶树明确定义,构建古茶树保护工作格局;还建立机制,填补古茶树保护基础工作空白等。

“地下的‘乌金’不能采了,地上的宝贝古茶树重新回到了我们视野。未来,我将带来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这就是对久安古茶树最好的保护。”项朝富说。


责任编辑:李阳雪 校对:梁惠焜 二审:毛丽 三审:陈明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